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109章 上奏弹劾,城外扬尘

第109章 上奏弹劾,城外扬尘

加之重型马车对道路损毁颇为严重,一般若非特殊情形不会启用。

林朝云可不以为贾瑞之大车能有重型马车那般运力。

即便有,论人手、马匹、时间,贾瑞亦是一样不占优势。

这后生,当真是拿大周朝廷之威严作耍,亦是拿自己的前程戏谑。

林朝云亦遣了人手在神京之外察看,迄于今时,不见任何异常动静。

这一局,必是胜券在握了!

在林朝云之下,方是王恕己、金从圣。

再便是吏部尚书以下的六部尚书、左都御史、翰林院掌院学士。

国子监祭酒、大理寺卿。

光禄寺、太仆寺、通政司。

此皆为三品与西品之京卿,一旦外放则为总督、巡抚。

实乃国朝之重臣,手握大权。

武臣之中,唯有加封太尉兼提督,或协理京营。

或为九边都点检之类的重臣,方有资格与这些文官大吏相抗衡。

接着便是六科给事中、御史、翰林。

七品以上者才有资格参与这般大朝会。

贾政,亦是位于工部班序之中。

只是贾政所处的班次实在太过靠后,在这能够容纳千余人排班站立的大殿之中,几乎快要站到殿外去了。

有些官员,譬如翰林与御史,虽只是六品、七品之职,然其为官场清流,排班之序反比五、六品的部属官员要靠前许多。

大殿正中央,有一座三层的金台。

绣衣卫、立威卫站于外侧。

二层则有龙禁卫校尉环绕拱卫,正中间是太监手持铜拂尘护卫着。

隆安帝从殿侧步入殿内,缓缓登上金台正中的御椅,徐徐坐下。

“跪。”

并无那戏文中才有的三呼万岁之景。

“兴。”

众大臣皆起身。

“跪。”

“兴。”

如此三次之后,群臣恭敬地肃立起身。

数千人的大殿之中,鸦雀无声。

唯有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大步向前,高声道:“皇上谕旨,群臣若有本奏,可即刻奏来。”

左都御史赵申桥缓缓步出队列,手持笏板,躬身行礼道:

“臣,左都御史赵申桥,弹劾冠军侯、绣衣卫都指挥使贾瑞,其妖言惑众,大言欺君。臣恳请皇上开恩准许,削其爵位,免其官职,下诏书于狱中,彻底惩治其罪!”

远处下首之处的贾政,面皮微微一搐。

虽事前亦有所料想,然开局便这般凶险,实出乎贾政意料之外。

…………

…………

赵申桥一上来便指名道姓点了贾瑞。

好似武学宗师较技一般,一上来就使出杀招的架势,专打七寸之处。

贾瑞却从容不迫。

出班回禀奏道:“臣之车队,预计于三日之内抵达,今儿个不过是第三日,又恰逢大朝会之时,并非大朝会一开始车队便会到来。赵大人所言,更是当面信口胡诌,这便是当面欺君之举。”

隆安帝亦未料到。

到了这般时候,贾瑞居然还如此强硬地顶撞。

这三日来,隆安帝己然差人暗示过贾瑞。

若事情根本无法办到。

贾瑞最好提前上书谢罪。

如此一来,官职爵位自是难以保全。

隆安帝会命贾瑞前往九边军前效力。

这可比流放要好上一些。

过上一两年,贾瑞多多立下军功,夯实自身于边军中的根基。

隆安帝再将其召回朝中。

如此,方能保住贾瑞与贾家的武勋地位。

怎料贾瑞竟是满怀信心。

径首回绝了隆安帝的提议。

时至今日,仍旧这般强硬顶撞。

隆安帝心中亦有一阵烦躁。

此时赵申桥亦恼怒道:“冠军侯,这大朝会至多再有半个时辰,各衙门奏完事体便要散会。你要让这大朝会等你到几时?午时?申时?还是要等到天黑之后才算是三日之期己满?”

这般规模的大朝会,连同护卫之人加上参与朝会的官员,还有官员留在宫外的仆役,至少有一两万人之众。

诸多官员于子夜之后便要起身动身。

故而本朝并非每日皆开大朝会,而是择日而行,以免使得官员与皇帝皆过于疲累。

大朝会结束之后的养心殿召对,以及御门听政召见外臣,此些才是真正处理国事之所为。

大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