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门小户,为了些许地界,或是针头线脑,甚至一只抱窝的老母鸡,便能让亲兄弟、妯娌之间大打出手,反目成仇。
富贵人家,所养的小厮丫鬟都逾百人,对外自是利益一致,互相依存。
于内而言,宁荣二府虽为两府,却无争产夺利之事。
论起相处,荣府二房与宁府那头,反比与自家大房亲近许多。
闻得贾蓉被贾瑞一箭射死……
荣禧堂内,众人皆面带悲戚之色。
贾蓉虽不甚争气,然性子温和,对贾母、府中的太太、婶子、姑姑们都极为敬重。
再加上生得俊俏,其实在后宅之中给人的印象颇佳。
但,出奇的是,贾家上下,对贾瑞并无怨愤之意。
便是凤姐儿,也红着眼圈好生哭了一场,可心中实则并无不满。
众人皆明白。
贾蓉不管如何委屈、怎样被逼无奈。
只要投降了胡人,便是背弃祖宗,为朝廷和天下人所不容。
贾蓉不死,迟早会成为贾家的一块心腹之患。
如今贾家势盛之时,便己有人拿此事说长道短。
略一势微之时。
只怕便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华夏自有史以降。
若非大乱之世。
不然投奔外族之人,要么不得善终,要么亦是臭名传扬千年。
贾母等人虽是女流之辈。
这最基本的是非大义,终究还是知晓的。
荣禧堂之中,亦设了贾府家宴。
每人跟前一小几,零零总总摆了十几道菜。
贾母与李纨、凤姐、尤氏、可卿、迎春、探春、惜春、黛玉、湘云、宝钗等人坐于一侧。
另一侧,则是贾政、贾瑞、宝玉、贾环、贾芸、贾兰、贾芹、贾蔷等人。
在家宴之上,也算是人员到得较为齐整的一回了。
只是……
令贾母心中梗塞的是,原本的嫡脉子弟己所剩不多。
如今坐在堂上之人,多半是往昔不够资格上前的庶脉后人。
但好歹也是正经的贾家族人。
多为贾代善、贾代化的庶子后裔。
甚至是宁公、荣公的庶出子孙。
在贾府这般最讲究嫡庶之分的地方,这些族人原本只在过年祭祖之时才够资格露面。
平日间不过是给两府打些杂役,谋取些好处以养活自身便罢。
难登大雅之堂。
如今却登堂入室了……
只是此刻也唯有接受现实。
贾瑞这个现今的贾家族长本就是庶脉出身,旁人又还有何话可说。
贾母面上,亦是满是紧张之色。
荣国府外,铁蹄过街之声未曾停歇。
裹着蹄铁的马蹄声,丁丁当当敲击在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传得极远,即便在府中深宅之内,亦听得颇为清晰。
城头上,不时传来鼓声、梆子声。
还有人的呐喊声。
实则不到一年的时间,神京己然两次被围。
此回与北虏却有不同。
北虏但求钱粮人丁,对攻城兴味索然。
众人亦知北虏劫掠够了便会离去。
东虏呢,虽说如今亦是意在抢掠。
然众人皆晓得,东虏意在大周天下。
若有机缘,必定攻破神京,天翻地覆。
是以听闻城头动静,又兼城外不时有骑兵于夜半呼啸驰骋而过。
此乃给城中之人施加心理威压。
虽心知肚明。
能安然酣睡到天明之人却寥寥无几。
便是贾母这般心宽体胖、安享富贵的老妪,一夜亦要惊醒数次。
于这家宴之上,最是有趣的便是人人眼中皆带血丝。
即便是宝玉这等没心没肺之人,亦是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不住地打哈欠。
贾母举起酒杯。
在场众人皆举杯。
“瑞儿,兵戈之事凶险万分,诸事定要小心在意。”
贾母举杯,亦是一饮而尽。
不管怎样,这个节骨眼儿上须得有个好兆头。
贾瑞点头一笑,亦举杯饮尽……
贾政等人,以及所有在场之人,不论男女老少、姑娘媳妇,皆将杯中之酒饮尽。
可卿、黛玉、宝钗等人眼中,亦有明显的关切与爱意。
贾瑞一一环视,心中颇有些得意。
自己在宁府与祖父母辞别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