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167章 封王不可,有人抢头

第167章 封王不可,有人抢头

“这场拼杀结束了。”

“竟然得胜了?”

“唉,实是不容易啊。”

“幸得大将军预先备下二百门火炮,又苦心练就这合击骑阵,若非如此……”

牛振勇、牛继宗、石光珠、陈瑞文、柳芳、马尚诸人,皆一脸感喟。

众人嗟叹之际,亦有后怕与庆幸。

彼等先后调入铁骑营,或为都指挥,或如冯紫英那般为都尉。

至于裘良,本在五城兵马司,最近亦调入铁骑营为都尉。

经此一役,裘良回到五城兵马司亦可为都指挥,而非以前的小小指挥了。

至于谢鲸,原是西山大营游击,此番过后,至少亦能擢至参将,甚或副将,即副总兵、副厢都指挥。

如石光珠之辈,经此一役,便有了升为总兵官的资历。

此诸人者,皆为开国一脉之武勋后人。

与贾珍、贾赦之流不同,他姓子弟堕落之态不若贾家这般严重。

牛继宗往昔亦有在大同镇充任武官的经历。

贾家因贾赦从军前逃归,贾敬又中了进士,遂彻底断了贾家子弟继续从军之途。

至贾珍、贾琏、贾宝玉这一辈,愈加成了无能的纨绔废物,更休提从军之事。

牛继宗、石光珠、马尚、柳芳等辈皆有从军履历。

其祖上亦是随大周太祖开辟新朝之大将,若非如此,焉能获国公爵位。

西王八公者,西王为文勋或治政之人,八公则皆为武勋出身。

自幼习武,兼之家传为将之法,又有边关从军的阅历。

此诸般条件合于一处,方使这些开国一脉之勋贵得以入铁骑营为武官。

不然,铁骑营好歹乃大周第一军,寻常武将岂得随意而入。

即令这些武勋见多识广,此番亦有死里逃生后的庆幸之感。

加之阵斩东虏大汗,俘数千人,斩首万余级。

此乃对东虏前所未有的大胜,便是太宗年间亦未曾有过这般大胜!

东虏与北虏有所不同。

斩北虏一首级,朝廷赏赐白银五两,斩一东虏首级,却赏银二十两。

盖因自大周开国,对北虏多有大胜,对东虏至多是太宗年间号称之惨胜,彼时贾代化重伤,由焦大背出,姜铎小腹负伤。

大周早年出兵征战,国公一级从尸堆中逃出者,唯征伐东虏这一役最为艰难,甚至可谓铩羽而归。

众人皆目光灼灼,似有精光。

此次大胜,实是出乎意表。

牛振勇咧嘴而笑,向着牛继宗道:

“哈哈,估摸着你这三等伯也算做到头了,想那祖宗的镇国公爵位,大抵能复归矣。”

牛继宗目中隐有泪花,频频颔首,只是难以言语。

世家子弟者,爵位乃最为看重之物。

且大周并无世袭罔替之例,唯功劳卓著之功臣,可承袭数代,然爵位每代皆会降等。

宁国公为公爵,至第二代贾代善便只是一等将军,到贾珍处己是三等将军。

待至贾蓉,或为三等将军,亦或径首除爵。

牛继宗为三等伯,其下一代应是一等子或三等子,全看镇国公府下一代的成就功劳。

唯有北静王水溶,其生父早年为太上皇夺嫡立下大功,又因病早亡,太上皇于水溶年幼之时便应许其承继王爵,此乃私恩之特例。

至北静王府之下一代,至多不过三等侯,径首由王爵降为侯爵,再下一代,便是子或男,而后从一等将军降至三等将军。

大抵承袭五代便止。

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大周亦汲取前明之教训,前明将宗室养若豚彘,枉耗诸多钱粮,到头来除鱼肉乡里、争夺民利外,毫无所用。

明朝勋贵亦与国同休,众多侯伯抢占民间之利,垄断产业,逢国家有难之时竟毫无建树。

有功则赏,赐以爵位与食实封,然至多五代,终归平民。

若欲得爵位,须得继续为朝廷立功。

故而眼前这一干勋贵之人,神色甚是激动。

彼等之功己足,恢复镇国公、治国公、齐国公、理国公、缮国公等诸国公之爵位,此乃必然之事。

纵然天子有所忌惮,朝廷亦须赏罚公平。

“贾小哥儿……依功劳而论,此番最少亦当封为国公。甚而,理当封王了。”

牛振勇回转过头,望着被突骑将士簇拥着的贾瑞,面上满是毫不掩饰的钦佩与赞赏。

于一位老将而言,能有这般程度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