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179章 御前问策,宣诏回京

第179章 御前问策,宣诏回京

,还有别的什么法子?

派遣宿将老臣前往辽镇亦无不可。

但最少得拨给十几万兵马,与原本的辽镇兵配合。

一年的粮饷最少也得过百万。

朝廷现今哪有什么钱粮……

上次林如海收缴回来的国库欠银,皇上还未曾捂热呢。

此次东虏入境,京畿周遭损失惨重,赈济所需的银子便得过百万两,还得耗费大量粮食去安抚战乱后归乡的流民。

还有两镇的内镇兵以及三河战场,先前蓟镇兵马的折损,加起来恐怕将近小十万人。

这又需百万以上的抚恤银。

重新组建这些兵马最少得二百万两。

算来算去,单是这些战后所需的银子便有数百万之多,这可就去掉一半还不止了。

那可是隆安帝不惜得罪宗室、勋贵、文武官员才好不容易讨回来的银子。

这笔账,怎么算都是让贾瑞带着铁骑营前往辽东更为划算。

一来如此可使辽镇稳定下来,不会有额外的风险与损失;

二来贾瑞不回京城,京师之中便没有过于强横的武将,皇上也就能安然入睡,再无忧愁了。

其三,便是能省下大笔的花销用度。

虽说铁骑营历经多年方才组建而成,花费不下百万。

但这细账一算,隆安帝会作何决断,自是不问可知。

韩峰身为首辅,想必也己算清了这笔账,所以才第一时间表明支持的态度。

内阁首辅犹如大周的大管家,凡事皆要以稳定为首要,而后便是开源节流。

隆安帝又问:“林卿?”

“臣无异议。”林如海平静地抬起头,应道:“只是仍要贾瑞回京述职,当面问个清楚,也好说清楚他到了辽镇之后需要朝廷何种程度的支持,总不能就这么去了。若是巡边数月,辽镇支援些钱粮也就行了。若是长期驻守防御虏寇,如此便要朝廷重新划定钱粮的定例了。”

韩峰在一旁笑道:“如海说得在理,也是心疼贾瑞啊。”

在场之人,除了隆安帝,皆笑了起来。

贾瑞与黛玉虽尚未定亲,然就连京师坊间也都知晓了。

大学士林大人看中了冠军侯贾瑞。

为着贾瑞,竟决然拒绝了皇上赐婚的甄家,为此甚至不惜违抗圣旨。

隆安帝摇头,苦笑着。

“林卿所言甚是。”隆安帝神色平静地说道:“便如此行事吧。”

韩峰微笑着点头。

金从圣等人亦无异议。

此事便这般定了下来。

“刑部与都察院、大理寺……”韩峰对隆安帝说道:“还请皇上下旨,审案的进程最好加快些,总不能让贾瑞立下大功归来,家人却依旧被囚于狱中。”

“如今的关键在于那个拐子,是蓄意杀人还是斗殴误杀,就在这一点上有所纠葛。”

隆安帝面色微微泛红。

虽未曾明言是要用此事来压制贾瑞的功劳,可在场之人哪个不是精明之人。

谁会不知晓皇上的心思和意图?

这手段确有些低劣了。

但细想之下也怪不得天子。

手握军权的武勋郡王,定会让天子忧心难安。

韩峰的意思亦很简单。

此事既然做得颇为不地道。

索性便快刀斩乱麻,将案子了结算了。

明发旨意便是定罪,而后言明朝廷乃是看在冠军侯贾瑞的情分上特意赦免贾政等人。

人情先给落实了,等贾瑞回京难道还能不认账不成?

非要做得这般难看,等贾瑞回京之后上表谢罪,然后再假惺惺地表示不再追究。

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啊……

“朕会下令从速办理。”

隆安帝略显狼狈,却也还是应承了下来。

…………

…………

“政老爷且宽心,令侄冠军大将军如今驻军于永平一带,上书请求带兵前往辽镇防御败逃的东虏,朝廷必定应允。”

一位工部郎中、西品官员,亲自登门来探视贾政。

刑部的牢狱便是如此,犯官的待遇皆不差,比起寻常百姓要强过百倍。

贾政有一间单独的套间,被褥用具皆是从荣府送来。

还有贾琏一同居住,伺候饮食起居之事。

在其余犯人眼中,这己是极好的待遇了,可对贾政而言,却依旧苦不堪言。

想那贾政年少之时,贾府正值鼎盛,自幼身边伺候之人便有数十个,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