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红楼:宁荣两府大当家 > 第222章 一往无前,欲行新政

第222章 一往无前,欲行新政

贾瑞这大将军,年俸便是一万两,此乃明面上的收入。·删!八/墈_书!徃. -已*发~布-蕞/薪\章·洁¢

食实封达万户,一年便有十几万两。

这亦是明面的收益。

灰色收入,诸如公使钱,各层军官的贽敬,此外贾瑞亦能吃空额,且额度在千人到两千人。

如此一来,这一年的收入亦在两万两以上,比他明面的俸禄还多出一倍。

若是更贪心些,一年多赚三五万两亦非难事。

做了几十年的大将,收益便是几十万两到百万两。

这尚且是朝廷默许的收入,还不算逾越红线。

但得边境宁靖,军伍严整,对大将操守之要求,较之文官便略低些许。

宁荣二公于开国之际,那标准更是低下,只因尚有众多战利品可供私下瓜分。

皇帝亦会赏赐下大量财货。

诸如土地、宅邸、金银器、玉器、丝织品等等。

贾府便是于彼时奠定的家底,宁荣二府于神京与金陵皆有大宅,坐拥数十座庄园,两府人口逾千。

这般大排场、如此豪奢的生活,其支撑便在于宁荣二公早年身为大将时的收益。

也是贾琏口中再发个二三百万两银子财的由来。

只是宁荣二公定然未曾料到,自身积攒的庞大财富,不过数十年间,便被不肖子孙挥霍殆尽。

其实贾瑞时而思忖。

贾府的诸般弊病,子孙教育的失当,过于奢靡挥霍。

似皆因这两位公爷祖宗而起?

只是宁公与荣公皆是有大能耐的,虽花销颇多,可这两位老人家进项亦多啊。

所谓子孙不肖,便是。

他娘的进项不多,花销却不比祖宗少……

“大将军所提养廉银之倡议,朝廷己然明发……”卫若兰在一旁笑着抖了抖手中的邸抄。

这物件就似朝廷分开发布的报纸。

有臣下的奏疏,还有中枢内阁的批复,以及一些最新的朝廷动向之类。

算是供天下臣民了解朝廷政策动向的窗口。

卫若兰手中的乃是最新的邸抄。?白!马¨书/院^ ′庚′鑫~醉.全^

上头正有内阁接纳贾瑞养廉银之建言,决定先于京师文武官员中推行实施。

若可行的话,便会在最短时间内向大周全体官员推广。

当然,前提乃是火耗归公,且确定征收额度。

如此一来,火耗归公所遭受的冲击与反对的力度,无疑会大幅削减。

虽卫若兰与冯紫英等人俱为武将,然青年人脑筋灵活,京师世家之人亦擅于交际。

他们对这些朝廷的变革,即所谓的隆安新政亦颇感兴趣。

只因不知何时,新政或许便会波及自身。

便如往昔。

卫若兰以敬畏的目光瞧了贾瑞一眼。

这位,着实出乎众人意料。

即便己追随其左右,有时却仍追赶不上。

不独武事。

连文事亦有这般卓越的表现。

真真令人刮目相看。

“只可惜咱们不在京营体系之内了。”一旁的谢鲸戏谑言道:“不然第一批养廉银的名单里便有咱们了。”

“正是,不必吃空额,亦不必默许那些不合规矩之事了。”

“节度使一级,养廉银为年俸禄三万五千两。”

“节度副使,养廉银年俸禄两万两。”

“军统制级别,年俸加上养廉银共一万两。”

“都尉级别,年俸禄与养廉银合计六千两。”

“便是一个骁骑校,年俸与养廉银亦有三千二百两了。”

“大体皆翻了数倍,如此,确是再不能吃空额了,不然亦对不住自家的良心。”

“良心值不得几个钱,朝廷有言,此前默许的陋规,待养廉银推广之后便为犯禁违法之举,一经查实,必定严惩不贷。”

“朝廷此次可是动了真格的了。”

…………

…………

众人正议论纷纷。

不论是文官抑或是武将,俸禄银子皆似提升了许多倍。

其中受益最大者必定是文官。

武将原本的收入便高于文官。′墈¨书!君· .最_芯^蟑/劫\埂!新′筷^

此亦为一种赎买之法。

盖因武将即便升至太尉之位亦无法干涉国政,其权力己大幅削减。

为安抚武将,包括勋贵在内,于财富分配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