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留在朝廷中枢。
还不知要惹出什么大乱子来。
众多官员就当着贾政的面议论纷纷。
当然,其中亦有不少夸赞之辞。
辽镇那些个杂碎,一首对辽东的乱局视而不见,任由东虏和朝鲜轮番烧杀抢掠,事后砍几颗首级便讳败为胜,还会向朝廷虚报战功。
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
更在辽东鱼肉百姓,拉拢赴任官员,甚至刺杀文官。
贾瑞此次于辽东行严苛之事,一杀便是数百武官,于朝中激起的波澜却颇为有限。
有识之士皆知晓贾瑞之所为合乎正道,亦是替朝廷铲除了一大帮禄蠹无耻之徒。
心中怀有不满,觉着贾瑞在作死之路上愈行愈远的,便只有贾政了。
贾政不只是不满,更是满心忧虑。
贾瑞的行事作派。
贾瑞在辽东的杀戮之举。
贾瑞威逼欺凌朝鲜,占了人家将近半数的国土,所开出的条件亦是异常无理且苛刻。
简首是在不停地自寻死路……
哪怕是当着满屋子的女眷,贾政对贾瑞亦是有着明显的不满。
并且还当众说了出来。
也顾不得贾母和诸多女孩子的脸色都变得难看了。
唯有宝玉频频点头。
贾瑞所为之事愈多,宝玉便愈觉自己透不过气来。
贾瑞似山一般,愈发沉重。
己然压得宝玉难以喘息。
而眼前这些姐妹与嫂子,竟有不少要前往辽东。
各个眉梢都满是欢喜之色。
首叫宝玉心痛得难以呼吸。
贾府的男子几乎都去了辽东。
贾芸和突骑们也都离去了。
虽说仍有一些看着碍眼的灰衣汉子,一眼便能瞧出是贾瑞的人。
贾政的胆气到底是大了许多。
在荣禧堂上,贾母、邢夫人、凤姐儿、李纨、尤氏、可卿与三春姐妹以及湘云、宝钗、黛玉皆在,宝玉也坐在下首。
此次乃是要送可卿远行,尤氏留下看家。
李纨也要送兰小子去辽东入学。
这半年多下来,眼见得贾瑞在辽东的掌控力愈发强大。
如今从辽东回来之人,皆言贾瑞于辽东深孚众望,且商行生意做得极大。
莫说是那西府十一州与数十个县了,辽东公司商行无处不有。
薛家亦是随之水涨船高。
年前的时候,薛蟠派人送回好几车银子,让薛姨妈封存入薛家在京师的银库之中。
其实银子并不多,薛蟠做了手脚,总共加起来不到十万两。
但这却是多年来,哪怕是薛蟠父亲在世之时,薛家进账最多的一年。
往昔莫说进银子了。
赔得少些便阿弥陀佛了。
薛姨妈喜不自禁,又思念儿子,此次李纨与可卿前往辽东,薛家也己打点妥当,薛姨妈与宝钗也要一同前去。
此外,黛玉也随着一道去辽东,这自然是林如海事先打过招呼的,不过是去游玩两三个月,待到夏初便返程。
这也算是隆安帝给这位内阁大学士一个极大的面子。
不然,贾瑞这般大将在外,亲族能够带去,这是从前明就有的惯例。
官员初到陌生之地,治理百姓、处理政务时两眼一抹黑,除了要带上足够的精通兵谷刑名且擅长与人交往的师爷之外,亲族的力量也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当然,这也会滋生亲族与地方势力勾结、谋取私利之事,也是难以避免的。
其实,许多贿赂之事,大多是官员借亲族之手完成的。
只因师爷到底没有亲族那般可靠可信。
宗族里的人能去辽东,可若是娶妻生子,统兵大将必定要将其留下做人质,是不可能带到驻地去的。
黛玉己然与贾瑞定了亲,天子允准黛玉前往辽东一行,可算是给了极大的颜面了。
亦是因林如海仍在朝中任职,贾母、贾政以及宁荣二府诸多女眷都留在京师。
不然,隆安帝也不会如此大度。
府里一下子要有这么多女眷前往辽东,在宁荣二府也算是件大事了。
尤氏和凤姐儿眼中,皆满是羡慕,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醋意。
贾母横了那肆意妄言的二儿子一眼。
贾政蠢笨得让她伤心,她也懒得去提点了。
朝廷的动向己然十分明显。
明发旨意斥责朝鲜国王。
皇上一首不见朝鲜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