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对待朝鲜使臣也越发怠慢,甚至礼部都不再理会了。
朝廷的意图相当明显了,可以说除了贾政这般迂腐之人还揪着以前的旧例不放,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朝廷和贾瑞做得没错。
消解边患,遏制朝鲜的野心,把朝鲜君臣打痛,换来百年太平。
这有何不妥之处?
至于贾瑞那些苛刻的和约条款,许多人,连贾母乃至天子在内,想必都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路数。
朝鲜哪有这般多的钱粮可供赔付。
这个小国的财力,恐怕与大周的云贵两地相差无几,地处偏僻,人口稀少,穷困潦倒。
“琏儿,此次前往辽东,你可务必要小心在意。”贾母瞧向坐在下首的贾琏,吩咐道,“你薛家姨妈、宝丫头、玉儿,还有蓉哥儿媳妇、珠大嫂子、兰小子,这么多人,一路上都要你照料周全了,要是有个闪失,你若是胆敢在路上饮酒嬉闹,出了什么事情,我可真的不会轻饶你,你仔细你的皮!”
贾琏起身,赔着笑道:
“老祖宗且放宽心,这是何等要紧的大事,果真有什么荒唐疏忽之处,莫说老太太您了,就瑞儿那脾性,我可不敢招惹。”
贾母一想,倒也是。
贾瑞那火爆脾气,要是黛玉出了什么差池,便是天皇老子,也保不住贾琏的性命。
想到此处,贾母也稍稍放下心来。
又道:“即便如此,也要多带些人手,咱们家的长随小厮带上几十个,瑞儿留下的人手也带上几十人,至少得要十几辆大车,加上百人以上的护卫,我才能稍稍安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