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的月子做足了四十二天。`1.5\1′x_s.w\.,c,o~m?
等出月子的时候,都已经来到了五月末。
端午将近,大西北也进入了盛夏,连空气都带着烫人的暖意。
等林安安舒舒坦坦地洗了个澡,她就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活过来了,从臭烘烘中脱离,重新变得香喷喷~
院角的老槐树撑开伞盖,漏下的光斑在地面上晃成游动的金箔,清风吹过,吹得檐下悬挂的艾草束沙沙作响。
“婶婶,粽叶用井水泡半个小时了。”
“诶,行,我洗个手就来。”
楚明兰正蹲在水缸边清洗糯米,再帮林母一起准备包粽子的材料。
林安安探头看了看,竹筛里的糯米泛着珍珠般的光泽,颗颗饱满。
不得不说,这时代的粮食是真不错,不仅健康,品质还特别好。
“妈,我要吃蜜枣粽。”
“行,早都准备好了,妈给你包。明舟带了好些糯米回来,说让我多包几把,他要送人来着。”
正说着,院外就来人了。
刘编辑推着二八杠被带进了院子,“林老师。”
“刘编辑,外边太阳那么大,你怎么这个点过来了?”
把人迎进门,忙给到了杯水。^x~k¢a~n?s*h?u¨w¢u/.·c^o`m^
刘编辑抹了把额角的汗,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省报专栏‘笔尖上的军功章’时间定了!不过时间定得急,就定在六月五日上午九点。”
“一周后?”
“是的,所以我着急来送通知单。”
林安安接过他递来的通知单,纸页边缘还带着油墨热气。
六月五日,芒种后一日。
时间倒是正好,她这边六月八日就要恢复工作了。
“可以,没问题。”
刘编辑咕咚灌下两口水,“林老师,这次机会属实难得,您作为省报专栏第一人,到时候估计又得轰动。”
他其实还想说,您不仅职业特殊,还是位女同志,这影响力必定不小。
但又想起林安安写书的风格,估计会很反感男女差别的语言内容,所以他就全咽了回去。
林安安点点头,“很感谢你们为我争取的机会,我肯定会好好表现。
不过我也没什么可准备的,专访也只能靠临场发挥了,希望不会发挥失常给大伙儿丢脸。”
“那不能,以您的文化素养,参与专栏采访......”
日常互捧结束后,刘编辑又讲了好些注意事项。
其实他也没参与过省报专栏板块,说的东西有没有用,他自己心里也没底。?微:¢趣o<§小\说aa网§> ?1|更;新μ$?最?¥快@
林安安见他比自己还紧张,倒是很有趣,“我会尽力的,放心吧。”
“好嘞,那我这就先回去了,提前祝您端午节快乐。”
“我送送你。”
“用不着,外边太阳大着呢,您回吧。”
“那行,注意安全。”
刘编辑没有多留,他这边还得赶回出版社做准备。
林安安算是映源出版社一手捧出来的作家,双方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说实在的,只要林安安不犯原则性错误,那映源出版社就会永远是她的后盾,任何事都会以她为先,万分小心地维护好这段关系。
毕竟是互惠互利的。
采访说起来简单,其实前期要准备的工作有很多。
他们出版社还得负责接送,还得安排林安安到省都的住宿,另外细到妆容、跟拍摄影等,都得步步到位。
还有后续的预热、跟报等等。
这波风,出版社也必须蹭上。
等人一走,林安安就懒洋洋地躺到了躺椅上,拿着通知单看了看,心里也琢磨起了妆容和衣着问题。
这算是正儿八经的第一次当众亮相,而且是以作家的身份。
“安安呐,不行你去百货大楼逛逛,买件好的。”
“也行。”
得找个理发店修修头发,再去商场里逛逛,买件像样些的衣服。
林安安伸手捏了捏自己的肚子。
她本就偏瘦,这孩子一生反而长了点肉。
有肉好啊,长点肉整个人看着也有气质些,穿衣服也撑得起来,不至于穿啥都轻飘飘的,给人的印象也不再是‘风一吹就倒’……
林母把一样样材料摆到廊下,她跟楚明兰一人一个小马扎,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