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披着月白长衫,堂而皇之地站在倭寇的旗舰之上。
海风裹挟着硫磺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赵莽扯开衣领,露出胸口用朱砂绘制的樱花印记。那是仿照阿鹤的刺青所画,每次心跳都会引发细微的刺痛,如同故人在血脉中低语。"准备火龙箭!"他挥舞铸铁锤指向敌舰,"集中火力,击沉主舰!"
第二轮炮击掀起的气浪掀翻了城头的垛口。赵莽在碎石飞溅中望见裴云琅举起染血的令旗,嘴角勾起熟悉的狞笑。倭寇战船突然改变阵型,从船舱推出三门漆黑的巨型火炮,炮管表面缠绕的锁链上,密密麻麻嵌着樱花状的铁钉——正是阿鹤密函中记载的"血樱炮",需要用活人鲜血祭祀才能发动。
"用减硫火药!"赵莽抓起一桶药剂泼向炮手,"他们的火炮经不起三次齐射!"他的声音被轰鸣的炮声撕扯得支离破碎,却如重锤般砸进每个士兵心里。当明军的虎蹲炮再次发出怒吼时,裴云琅所在的主舰甲板突然腾起诡异的幽蓝火焰,那是过量硫磺燃烧时特有的毒火。
战局在这一刻陷入胶着。赵莽望着裴云琅消失在浓烟中,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他摸出怀中的硫纹玉佩残片,冰凉的玉质触感让记忆闪回三年前的京城地牢。那时陆锋被处决前,曾用染血的手指在地上划出半朵樱花,而此刻,敌舰桅杆上升起的黑龙旗上,同样的樱花纹正在风中扭曲。
"将军!左舷发现潜水艇!"了望手的惊叫刺破硝烟。赵莽转头望去,只见海面泛起诡异的涟漪,三艘漆黑如墨的铁船破浪而出,船首雕刻的狰狞龙头吞吐着白雾。这是倭人最新研制的"海龙艇",阿鹤密函的最后一页曾用鲜血写着:"此物不惧火炮,需用火油..."
"传令火油队!"赵莽扯下披风浸入油桶,"给我烧!"他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当浸透火油的箭矢射向海龙艇时,海面瞬间燃起滔天火海。裴云琅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主舰残骸上,他挥舞着翡翠折扇,扇面展开的刹那,露出背面绘制的大明海防图——那上面,宁远城的布防标记被红笔重重圈起。
,!
"原来如此..."赵莽握紧玉佩残片,锋利的边缘割破掌心。裴云琅不仅掌握着倭人的最新火器,更渗透了大明的海防机密。他想起徐承业将军前日送来的密信,信中提到朝中有人阻挠援军,此刻想来,那支迟迟未到的船队,恐怕早已遭遇不测。
就在明军火力渐弱之时,远方海面突然传来震天的号角声。赵莽转头望去,只见数十艘挂着玄色灯笼的战船破浪而来,船头飘扬的"徐"字军旗在火光中猎猎作响。徐承业将军站在旗舰船头,手中玄铁长枪直指裴云琅:"赵兄弟,我来助你!"
战局瞬间逆转。赵莽望着裴云琅骤然变色的脸,举起父亲遗留的铸铁锤。当明军的火炮与徐家军的弩箭交织成死亡之网时,他看见裴云琅跳入一艘小船,朝着深海逃去。赵莽毫不犹豫地跃入海中,冰冷的海水灌入口鼻,却浇不灭他眼中燃烧的怒火。
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赵莽抓住小船的船舷。裴云琅的翡翠折扇狠狠砸来,却被他用铸铁锤挡开。"为什么?"赵莽的怒吼混着海浪,"你本是大明子民!"
裴云琅抹去嘴角的血迹,露出癫狂的笑:"大明?不过是将倾的大厦!只有黑龙会...才能重塑这乱世!"他突然扯开衣襟,胸口的樱花刺青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
赵莽的铸铁锤重重落下,在金属碰撞的巨响中,裴云琅腰间的玉佩应声而碎。残片坠入海中的瞬间,赵莽瞥见玉佩内侧刻着的小字——正是某个王爷的封号。他的心脏猛地收缩,意识到这场阴谋的触手,早已深入朝堂的最深处。
当黎明的曙光刺破云层时,赵莽站在主舰的残骸上,手中攥着裴云琅的半块玉佩。远处,徐承业将军正在清点战果,而他的目光却望向京城的方向。海风卷起他缀满铁屑的披风,带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知道,这场铁与火的较量远未结束,但只要手中的铸铁锤还在,心中的正义之火不灭,他就会继续追寻真相,哪怕前方是更深的黑暗。
暗格迷踪
"果然没死!"赵莽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血腥味在齿间蔓延。望远镜的铜皮硌得眼眶生疼,却不及胸中翻涌的怒火灼人。三年前沉入东海的月白长衫,此刻正裹挟着硫磺硝烟,在倭寇主舰的甲板上肆意招展。裴云琅腰间晃动的硫纹玉佩,每一道樱花瓣纹路都像极了阿鹤锁骨处的刺青,刺痛着他的记忆。
海风卷着碎雪扑在脸上,赵莽却感觉不到寒意。从军器局淬火池里浮出的无名尸,胸口那道诡异的樱花状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