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1009

大明锦衣卫1009

红点旁都标着玛雅数字,第三与第十七处的数字被朱砂圈了出来。

“第三处是帕丘卡矿,第十七处是波托西矿。”赵莽的指尖点过波托西的红点,那里的数字与面具原始符号完全吻合——三条横线加两个圆点,换算成十进制是17,对应南纬17度,“西班牙人把波托西的数字改成0,让人以为那里是片荒漠。”

马蹄声在岔口停住,神父的声音透过岩壁传来:“按拓片所示,往南走三里!上帝会指引我们找到白银!”赵莽忽然捂住阿武的嘴,他听见洞外有人用玛雅语低声咒骂,大概是被胁迫带路的印第安向导。

“他们在往相反的方向走。”阿武的声音发颤。陶罐里的麻布地图上,波托西矿的红点旁画着座羽蛇神庙,庙顶的符号与金面具额心的图案一模一样。赵莽想起神父笔记里的话:“面具是钥匙,数字是锁,掌控锁孔者,掌控白银的血管。”

洞外的火把光渐渐远去,赵莽摸出那枚被篡改的拓片,忽然发现背面用炭笔写着串阿拉伯数字:3-17。他将金面具翻过来,内侧的“以粟易银”刻痕下,竟藏着行极小的玛雅文,翻译过来是“改三与十七者,终失其银”。

“这是个圈套。”他恍然大悟。神父故意留下篡改的拓片,让寻宝者误入歧途,自己却带着真正的数字地图寻找矿脉。可他没算到会死于塌方,更没算到玛雅人早就在面具里埋下了反制的密码——那些被篡改的数字旁,原始符号的刻痕比别处深三分,只要用灯从特定角度照射,就能看出破绽。

阿武忽然指着陶罐底:“这里有字!”罐底刻着行西班牙文,是用尖锐物匆忙刻下的:“他们改了数字,真正的银矿在血月直射的第十七个山谷。”赵莽抬头望向洞口,血月正悬在东南方的天际,月光穿过矿洞裂隙,在地面投下道细长的光痕,恰好与麻布地图上波托西矿的位置重合。

“西班牙人想要垄断白银,却忘了数字从不说谎。”赵莽将拓片塞进神父的骸骨手里,算是给这场贪婪的追逐一个了断。他小心地卷起麻布地图,那些红点旁的玛雅数字,用《九章算术》的粟米术换算后,恰好是各座银矿的产量——原来数字不仅标记方位,还藏着产量的秘密。

离开矿洞时,赵莽听见身后传来银器滚动的声响。回头望去,塌方处的乱石缝里,竟滚出数十枚银币,每枚币面上的西班牙王室徽记都被凿去,取而代之的是玛雅数字。阿武捡起一枚,发现背面刻着极小的汉字:“银归其主”。

晨光爬上墨西哥高原时,赵莽的马队已踏上前往波托西的路。他将金面具贴在马鞍前,面具额头的符号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第三组与第十七组的数字格外清晰。他忽然想起神父笔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当白银的流向被谎言篡改,唯有诚实的数字能指引归途。”

远处的安第斯山脉在雾中若隐若现,那些沉睡的银矿正等着被正确的数字唤醒。而他知道,真正掌控白银流向的,从不是殖民者的谎言,而是那些跨越文明的数字法则——就像二十进制与十进制终能换算,贪婪永远算不过真理。

阿武勒住马问:“咱们要把银矿的秘密告诉谁?”赵莽望着远方的印第安村落,那里升起的炊烟里,混着玉米饼的香气,像极了故乡粟米的味道。“告诉需要它的人。”他轻夹马腹,“让白银回到该去的地方,就像数字总要回到正确的位置。”

风里传来远处教堂的钟声,赵莽低头看向面具内侧的刻痕,“以粟易银”四个字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或许从一开始,这就不是掠夺与占有,而是场关于数字与真理的较量——谁尊重数字的本真,谁才能解开银矿的密码,正如那道亘古不变的公式:实如法而一,真相从来只有一个。

第二章 20进制与粟米算法

六斗粟与一两银

赵莽将金面具平摊在银箱盖上时,晨光正透过矿道裂缝斜射进来。光束里的尘埃在二十组玛雅符号上浮动,他忽然捏住第三组符号——一个圆点顶着一条横线,下面缀着贝壳状的圆圈。

“1加5加0,是6。”他从行囊里翻出那本《九章算术》,指尖点在“粟米”篇的注脚上,“粟米之法:粟率五十,粝米三十,粺米二十七……”阿武凑过来看,只见泛黄的纸页上写满了兑换比例,每个数字旁都画着小小的谷穗或米袋。

“六斗粟?”阿武忽然想起昨天在印第安村落看到的场景,妇人用陶罐量着玉米粒,跟货郎换来小块碎银。“他们说六罐玉米换一钱银,跟这数字对得上!”

赵莽的指尖在面具符号上滑动,二十组数字里藏着规律:前六组都是圆点与横线的组合,第七组突然出现两个贝壳符号。他翻开《九章算术》的“衰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