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六年春,祁山大营的夜空飘着青紫色极光。`天/禧`晓^说!蛧_ ¢已+发^布?最/芯′蟑^劫′
顾十七蹲在粮车旁,看着斗斛里的粟米以违反常理的速度减少。明明只装了七分满的容器,倒进锅里却只剩不到一半。火头军王老三对此习以为常,甚至哼着小调在账簿记下:"三月初七,耗粮四成二。"
"王伯,这数目不对吧?"顾十七指着还在自动下沉的粟米。
老军头浑浊的眼珠转向顾十七:"顾录事新来的?咱北伐军都这样。"他枯瘦的手指划过账簿上密密麻麻的红圈,"丞相定的规矩,超三成就得掉脑袋。"
顾十七袖中的紫帛突然发烫。展开看时,原本"粮草损耗不得超过五成"的规则旁,浮现出细如蚊足的新字迹:【观测者效应:被记录的数据会产生坍缩】
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杨仪满脸是血地冲进来,身后拖着半截断裂的运粮车辕:"阴平道遇袭!张合那厮烧了——"
"耗损几何?"王老三打断道。
"六成...不,七成!"杨仪突然卡住脖子,脸色涨得紫红。顾十七眼睁睁看着他的喉结上下滚动,最终挤出的却是:"三成...只损失了三成..."
成都朝堂的青铜地砖上映出扭曲人影。
"臣要参诸葛亮贻误军机!"李严的声音在金銮殿里炸响。他高举的竹简上,朱批的"三成"二字像伤口般醒目。"北伐大军实际耗粮已达四成八,远超丞相所定限额!"
顾十七死死盯着李严的官靴。那里沾着些可疑的白色粉末——与王老三账簿上用来修改数字的石粉一模一样。
"李都护此言差矣。"诸葛亮的声音从高处飘来,羽扇阴影遮住了他痉挛的左手,"所有军报记载均未超——"
"那这些呢?"李严猛地抖开一叠麻纸。~白·马+书¢院~ `蕪*错+内.容-众人倒吸凉气,纸上赫然是各营真实的耗粮记录,墨迹还渗着血丝。最上方汉中大营的报告里,"五成"的"五"字被粗暴地刮去,改成的"三"字歪斜如蜈蚣。
刘禅的冠冕微微晃动。小皇帝今天格外安静,龙袍领口隐约露出道紫痕——与白帝城那夜勒住刘禅的诏带颜色相同。
"陛下!"李严乘胜追击,"臣请彻查军需账目!"
顾十七的紫帛突然剧烈燃烧。在化为灰烬前,最后一簇火苗组成算式:【实际损耗=√(账面2+隐形成本2)】。远处诸葛亮似乎察觉异样,羽扇轻摆,顾十七怀中突然多了块冰凉玉牌——上面刻着"观星台"三字。
子时的观星台风雪交加。
诸葛亮面前悬浮着七盏青铜灯,火光组成立体星图。他衣摆结满冰碴,发间却蒸腾着热气,仿佛身体正在被某种力量从内部炙烤。
"顾公子可识得此物?"他指向星图中央旋转的立方体。那东西由无数细小竹简拼成,每个面上都浮现着不同的粮耗数据。
顾十七摸出袖中保存的现代计算尺:"这是统计模型失真现象。"手指划过刻度,"有人篡改了计量基准,让五成损耗看起来像三成。"
星图突然暴闪。某块竹简上浮现出血字:【规则修正:建兴六年起,粮耗以李严所见为准】。诸葛亮突然咳出黑色冰晶,其中几片粘在计算尺上,竟显示出标准正态分布曲线。
"原来如此..."顾十七猛地抓住他的袖角,"先帝设的是双重规则!五成是真上限,但只有心怀异志者才会看到三成——"
狂风骤停。\如.雯¨枉_ -罪′辛·章\踕+庚-薪^快_北斗第七星投下光束,照亮诸葛亮掌心不知何时多出的密诏。泛黄的绢帛上,刘备的字迹如刀刻斧劈:"孔明,若有人以三成为据弹劾于汝,即诛之。"
次日廷议,李严带来了致命证据。
"请陛下御览!"他呈上的竟是汉中粮仓的地契,"为补亏空,诸葛亮竟私自变卖官田!"羊皮卷展开的刹那,满朝哗然。顾十七却注意到地契角落的指印泛着蓝光——与现代银行用的防伪油墨一模一样。
诸葛亮缓缓起身。当他展开《出师表》原稿时,竹简缝隙渗出金色液体,在空中凝成新的算式:【实际损耗率=32+42=52】。
"李都护。"羽扇轻点,李严手中的地契突然自燃,火焰里跳出蜀汉真正的粮耗公式:"五成即满分。"
禁军冲上来时,李严的惨叫突然变成大笑。他的皮肤开始脱落,露出下面由账本纸张组成的躯体,每页都写满"三成"。当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