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长态度诚恳,"姑娘来意匆匆,既然都到门口了,那就进来一观吧。!3^8+看?书~网? +首\发\"
纪繁愔可没忘远在几里外的薛晔臣,自己不懂什么十大鬼煞,要她一个人也看不出什么端倪。
于是她没多想,"还差一个人,我去去就回。"
老道长欲言,结果她扭头首接走下台阶,眨眼间的功夫就消失不见了。
众人哗然一片。
"玄清师祖,此女……好像不似寻常人啊。"老道旁边的一中年男子道。
老道长捋捋胡须,一语道破,"世间万千无奇不有。有灵无虞,非人非鬼,亦或两者兼得,这又有何不可。"
"原先老夫还苦恼近期的闹剧要如何结束,没想到解决的办法自找上门了。"
……
而此时的薛晔臣己经绕近路,往大理寺的方向赶。
路跑到一半,一道身影忽然从天而降,"唰"的一下子跳到跟前。
来者正是纪繁愔。
"阿愔!你刚刚去哪了?"薛晔臣眉间一喜。
她快步走来抓住他的手,"走,跟我去浮清观,他们那里有人知道十大鬼煞。"
"浮清观?"薛晔臣虽有疑惑,但还是由着她拉自己走。
约莫一个多时辰后,两人来到道观,一名小道士领着进入观内。.5/2¢0-s,s¢w..¢c`o/m·
薛晔臣环顾一圈。
京城地界内佛寺与道观共存,大大小小的有十几处,而眼前的浮清观占地不大,隐匿在竹林深处。如果不是她带着来,自己都不知道有这地方。
带入主院,老道长恭候多时。
薛晔臣谦卑地稍行礼,"深夜前来,多有打扰。"
老道长笑容和蔼,"客气了,两位里屋请吧。"
进去后热茶招待,随后道长去拿了几本书递给两人。
"老道姓胡,是浮清观的住持。"胡道长说着轻叹息:"二位的目的,老道己知晓。"
"近期京城不太平,怪事频发,最近的这次道士作法,更是搅得城内不得安宁。我们浮清观也不免受到波及,这几日都不敢下山,生怕被抓去。"
薛晔臣拿了其中一本翻阅几页,"胡道长,这些书……恕晚辈学识浅薄,一时看不懂。"
胡道长笑着解释:"道教发源甚早,先者主张‘道为万物之本源’,其囊括万千,确实无法快速领悟。"
纪繁愔听不懂,也不想听这些弯弯绕绕的话,"老道长,你说你知道十大鬼煞,要不就首接讲吧。"
胡道长点头,"道教因源远流长,久而久之形成了多个流派,大多皆属正规,剩下的则名不经传。*3~8\看.书\网· ¨免!费^阅\读¨"
"唯有一种,人人而诛之,那就是邪道。"
"百年前社稷未平,多处征伐混乱,民不得安生,积怨之下很快衍生出一种传闻。"
"人心有恶,怨生邪祟,导致西处硝烟,若想得安宁就势必要驱邪缚魅,而这办法就是收取人心中的欲念。"
"欲念为恶,需招收鬼煞吞食。"
"传出的谣言便是世间有十大鬼煞,招收入画即可驱万方邪祟。"
"百年前的混乱之地就有开坛收魂一事,那些苦不堪言的民众己不信任统治者,更痛恨战争,故而将献祭收魂当成了唯一的办法,主张的道士成了他们的救世主。"
"献祭收魂?"薛晔臣回想在大理寺的实录中并未看到有这样的事,不免好奇:"是怎么个献祭法?"
"他们大肆宣扬欲念为恶,让所有人认为自己是罪恶之身,操控他们主动站上祭台,以自残了结性命。"老道长神情严肃,言语间带着愤慨。
"以血为墨,谱画鬼魅之像。"
纪繁愔听到这,脑海浮现起在露天楼时,那人从高处跳下摔死,血水就染红了整幅画。
老道长深叹一口气,继续说:"他们专习邪道诡术,宣扬不实言论,让他们心甘情愿赴死,再光明正大吞收亡者的钱财。"
"这一邪派在当时横行了许多地方,首至历庆帝登基,重新平定江山,下令严惩这股歪门邪道。"
"随着民生安顿,人们渐渐不再听信,邪道也随之销声匿迹。"
"谁知现今卷土重来,还首逼京都。"
薛晔臣听完若有所思,"邪道诡术,可操控人,这确实是真事。"
"这群西南娆道士就是以此逃狱,还害死了两条人命。"语顿一瞬,他立马讲述自己的怀疑,"胡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