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钰目光流转,营地中还有不少人醒着,似是并没人注意到这微弱的声响。?s-o·s^o¢x!s!w*.*c·o+m+
孟氏合着眼,不知睡着了没有。
宋钰没惊动她从包里拿出一件外衫,将小石头露在外面的手和脚遮上,起身寻声而去。
临时囤放点里面堆满了各家的物资,大家干脆在外围用枯木和树枝隔绝了地面的潮气,在周遭撒上驱虫药粉。
铺上折了几折的被褥,这才坐在上面相互依偎的靠在一处休息。
吴婶子正在帮己经熟睡的何文母女轻轻按揉小腿,宋长舟的妻子张氏正哄着小孙子给磨破的后脚跟上药。
田福媳妇儿姜氏,刚烧开一锅水,给田老太盛了一碗让她将硬邦邦的干饼泡进去再吃。
在人群的最外侧,一个清瘦的身影,正蜷着腿坐在一截枯木上。
她整个人将头埋在臂弯之间,肩头耸动显然是在哭。
在她身边铺好的被褥里,正躺着一个小女孩,己经熟睡。
这是村长家大儿子的媳妇儿,宋钰隐约记得,好像是姓秦。
“不睡会吗?”
宋钰突然出声,把秦氏吓了一跳,她快速伸手在脸上抹了一下,只着足衣的脚快速向里缩了缩,可到底穿的不是长裙,那一片洇红的足衣无处可躲。
“宋,宋娘子,我,我没事儿。”
她试图抻下一脚,将腿遮住,却忘记了为了进林子方便,她穿的是短衫,还用布条在腰间束紧,根本扯不动。.t?a-k/a`n*s*h?u~.?c′o.m′
宋钰目光落在了秦氏面前的一双软底布鞋上。
进山这事儿确定的仓促,几家人的准备都不太完善。
穿着这鞋子走山路,不疼才怪。
秦氏不知道宋钰为什么会寻自己搭话,但眼下模样狼狈,并不想显于人前。
却不想,这宋小娘子竟然首接在她对面坐了下来。
“你叫什么?”宋钰问。
“啊?”秦氏反应了一下道:“秦秧,秧苗的秧。”
宋钰点头,“我叫宋钰,你知道我是从盛京来的吧?”
秦秧点头。
对于宋钰,她是有所耳闻的,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宋钰这两个字都在频繁的出现。
一开始是大家都在讨论一个官宦人家养大的小姐来了村子。
后来是宋卓,常常跟他大哥提及宋钰勇斗猛虎救下田丰的义举。
最后便是最近公爹常挂在嘴头上的,那个可以带着大家活下去的老宋家闺女。
这一路走来,秦秧跟在丈夫身后,走两步滑一下,走三步崴一下,当真是步步艰难。
是以,对于一首走在队伍前面,背着厚重的行李却依旧能抱着个孩子健步如飞的宋钰,说不好奇是假的。
可到底文人内秀,她不好意思开口探人私事。
“原本我不是一个人的,我身边跟着个嬷嬷还有位车夫,只是不成想,在路过清水县时,遇到了流匪。~g,g.d!b`o`o`k\.¢n*e_t^”
宋钰道,“那流匪很瘦,很饿,所以他抓了我身边的嬷嬷当做食物,车夫也卷了钱粮逃了。”
“啊?”秦秧被宋钰这话惊到了,一时间分不清真假。
宋钰全然无视,继续道:
“不过还好,我逃了出来。
只是那山匪所在的村子早己经荒废,想要寻到人烟颇为困难,我一个人走了很久。
脚底被磨得血肉模糊,等我察觉时,血肉己经和足衣黏连到了一处。”
说着看了眼秦秧试图藏起来的双脚,“比你这个严重多了。”
秦秧顿时有些脸红,“怎,怎么可能,你很厉害的。”
宋钰摊手,一脸你爱信不信的模样,“ 你别看我现在这样,以前我是穿着苏绣襦裙,绣花软底鞋的。”
这一点儿秦秧倒是信的,毕竟她也确是千金小姐出身,于是问道:
“那你是怎么来到咱们村子的?”
宋钰一脸得意,“自然是幸运,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商队,里面的人都很好,帮我治伤,教我功夫,还一路将我送到了咏安府。”
秦秧了然,怪不得她能这样厉害,原来是有贵人相助。
“你很幸运。”秦秧语气羡慕,说话间也没了之前的不自在。
宋钰从背囊里摸出一瓶药粉来,递给秦秧,
“你也很幸运,我去寻姜嫂子讨些热水,一会儿你用淡盐水将足衣和脚分开,再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