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的钟面镜像和气味开始,到月亮街的老邮筒,到我祖父的照片和日记,再到牡丹纹样,还有涠洲岛……所有的一切,都在指向我们过去的记忆,和更早以前的某些事情。”
“可是,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会以这种方式出现?”阿玉问出了核心的问题。
钟华摇摇头:“我不知道。但我有种感觉,我们需要回到那个地方——那个新建的地铁站,那个‘月亮街站’,也许那里还有更多的线索。”
第三章 时空的织网与回响
第二天,阿玉和钟华再次来到了那个新建的地铁站。也许是因为昨天的经历太过离奇,今天的地铁站看起来似乎和往常没什么不同,金属漆的味道依旧,人来人往,充满了现代都市的喧嚣。
他们径直走到那面装饰性的挂钟前。
钟面玻璃光洁如新,映照着周围的环境和他们自己的身影,昨天那重叠的老邮筒镜像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过。空气中也只有单调的金属漆味,再也闻不到那混合着檀香、沙砾和酥油茶的记忆气息,天花板上的裂缝也只是一条普通的裂缝,看不出任何“等高线”的痕迹。
“好像……消失了。”阿玉有些失望地说。
“别急。”钟华仔细观察着钟面,“昨天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你当时在做什么?”
阿玉回忆着:“我当时在看自动售卖机,然后弯腰,目光无意间扫到了钟面……对了,当时光线的角度好像有点特别,夕阳的光透过地铁站的玻璃天窗,正好照在钟面上。”
现在的时间是上午,光线的角度确实不同。
“我们等等看,等到傍晚,光线角度对了的时候,再看看有没有变化。”钟华提议。
于是,他们在地铁站的休息区坐了下来,假装等待地铁,目光却不时地瞟向那面挂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人潮涌动,地铁列车进站又出站,发出规律的轰鸣声。
阿玉的心情有些复杂,既期待着再次看到那神奇的景象,又有些害怕面对未知。她想起了母亲的绣品,想起了敦煌的风沙,想起了雨崩村的酥油茶,那些记忆是如此温暖而清晰,难道它们真的能以某种方式“回来”吗?
钟华似乎察觉到了她的不安,伸手握住了她的手。“别担心,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他的手很稳,给了阿玉力量。
终于,傍晚时分到了。夕阳的光线透过地铁站高大的玻璃天窗,斜斜地照射进来,光线的角度逐渐接近阿玉昨天看到镜像时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