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者和表达者。他们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去解决一个又一个“商业问题”。
虽然他们的方案还很稚嫩,很多地方考虑得并不周全,但评委们看到了他们的热情、潜力和快速学习的能力。
“很棒,”张岚最后点评道,“你们抓住了目标客户的真实需求,并且有清晰的差异化思路。在团队分工中,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林薇的洞察力和沟通能力,王磊的务实和计算能力,李雪的创意和设计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职业认知’——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模拟商战结束后,每个孩子都领到了一份“能力评估报告”,上面详细列出了他们在这次活动中展现出的优势和潜力方向。
林薇看到报告上“沟通能力”、“同理心”、“市场洞察力”等关键词被标红,心里暖暖的。王磊则惊喜地发现,“数据分析”、“执行力”、“抗压能力”是他的强项。李雪的“创造力”、“审美能力”和“细节把控”得到了高度评价。
“原来我不是‘什么都做不好’,”林薇看着报告,轻声对自己说,“我只是还没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第四章:迷雾渐散,前路初显
体验营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未来信箱”。每个人需要给一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谈谈这次体验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初步的“职业探索”方向。
林薇坐在安静的角落里,握着笔,思绪万千。两天前,她还在为未来的迷茫而苦恼,现在,虽然前方的路依然没有完全清晰,但那层厚厚的迷雾似乎已经散去了不少。
她写道:“林薇,你好吗?今天参加了这个‘商业与职业启蒙’体验营,我觉得很神奇。我发现,原来职业不是一个个冰冷的标签,而是和我们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紧密相连的。我抽到了‘老年旅居规划师’,在模拟商战中负责市场和客服,我发现自己好像很喜欢和人交流,喜欢去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想办法满足他们。张岚老师说这是‘同理心’和‘市场洞察力’,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这是我的优点。我不知道一年后我会不会确定自己想做什么,但我想,我会朝着‘与人打交道’、‘解决问题’的方向去探索。也许是市场营销,也许是社会工作,也许是其他我还没接触到的职业。但没关系,我不再那么害怕了。因为我知道,只要保持好奇,不断尝试,我总会找到属于我的‘指南针’。希望一年后的你,已经离目标更近了一步,也希望你还记得,此刻这份对未来的期待和勇气。”
王磊则写得更直接:“王磊,你小子现在还在为能不能进校篮球队发愁吗?别愁了!这次体验营让我明白,篮球可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我的‘运动细胞’和对体育的热爱,一样可以有价值。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喜欢动手解决问题,模拟商战里算成本的时候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周明老师说我有‘数据分析’和‘执行力’的潜力。也许未来,我可以做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