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周围没有其他开发项目,二十栋别墅刚好能满足高端客群对隐私的需求。但得解决交通问题,最好配专属游艇接送。”
在和物业产权方洽谈时,对方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一次性支付五年租金,且要承担所有改造费用。“这些房子空了十几年,我们也想盘活,”负责人态度坚决,“但风险得你来担。”
陈默站在别墅的露台上,望着湖面上掠过的水鸟。他想起莫干山民宿开业时的场景,那时也有人质疑他把老房子改造成民宿的想法。“我可以接受租金条件,”他突然开口,“但要签补充协议,允许我在湖边修建一个生态码头,并且对接周边的岛屿资源。”
离开千岛湖前,他在笔记本上画下规划草图:将其中五栋别墅改造成主题套房,分别融入茶禅、书法、古琴等元素;在中心区域建一个无边际泳池,与湖面连成一片;联合附近的岛屿,开发钓鱼、潜水、露营等体验项目。
三、抉择与启程
回程的高铁上,陈默把两份考察报告并排放着。阳朔的古村落充满文化底蕴,但改造难度大,且交通不便;千岛湖的别墅群硬件基础好,客源市场成熟,却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核。
手机震动起来,是莫干山民宿的店长发来的视频:一群客人正在庭院里学做当地的米糕,笑声透过屏幕传过来。他突然想起李伯说的“要让客人来看鲤鱼洲的真样子”,也想起在千岛湖别墅露台上看到的星空,那么清澈,仿佛伸手就能摸到。
“或许,不必做选择题。”他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随后,他分别给阳朔村委会和千岛湖产权方发了消息,表达了合作意向。
高铁穿过隧道,窗外的风景由城市变成田野。陈默望着窗外,仿佛看到了鲤鱼洲的老房子里亮起温暖的灯光,看到千岛湖畔的码头上停靠着载满客人的游艇。他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那些沉睡的土地,即将在他的手中苏醒。
夜色渐浓,陈默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双城记”。文件夹里,两个文档正在生成:《阳朔鲤鱼洲古村落活化方案》和《千岛湖湖居度假项目计划书》。列车在黑暗中疾驰,载着他驶向一个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