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商城:穿越1937 > 第三十章:暴风雨前夜的全面备战(1938年5月3日)

第三十章:暴风雨前夜的全面备战(1938年5月3日)

在临时医院,200名速成护士正在接受严格训练。武月如亲自示范:"止血带要绑在伤口上方5厘米处,每隔半小时松开一次,防止组织坏死。"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伤员,医院建立了"伤员分级制度":重伤员用红布条标记,优先救治;轻伤员用绿布条,自行包扎后参与后勤工作。同时,她还组织人员深入山区,采集艾草、金银花等草药,制作成简易的消炎药和退烧药。

五、实战演练与心理建设

(一)微山湖:暗夜突袭

微山湖的夜色中,一场惊心动魄的演练正在进行。模拟日军的船只挂着灯笼,缓缓靠近湖岸。守军的探照灯突然亮起,照亮水面。"开火!"随着一声令下,隐藏在芦苇丛中的伪装火力点一齐射击,子弹在水面激起串串水花。模拟日军船只立即还击,双方展开激烈交火。

在混战中,一艘"敌船"试图迂回包抄。水上部队的队员们驾驶着改装的渔船,悄悄靠近。他们将装满炸药的木桶推入水中,点燃导火索。"轰!"巨大的爆炸声中,"敌船"被炸成碎片。演练结束后,指挥官进行复盘:"夜间射击精度只有白天的60%,必须加强夜间训练!"

(二)九里山:盲射传奇

九里山的炮兵阵地上,一场特殊的训练正在进行。炮手们被蒙上眼睛,仅凭地图和计算,对5公里外的模拟目标进行射击。第一次试射,只有1发炮弹命中目标区域。炮兵连长王铁成总结经验:"风向、气温、湿度都会影响弹道,必须建立修正参数表!"

经过三天的反复测算和练习,炮手们的命中率提升到70%。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发明了"口诀射击法":将复杂的计算公式编成顺口溜,如"东南风,加两密位;气温高,减半米"。在最后的考核中,盲射的炮弹准确命中目标,赢得一片喝彩。

(三)柳新镇:巷战绞杀

柳新镇的街道变成了残酷的演练场。红蓝两队士兵展开激烈对抗,"平民演员"穿梭其中,增加实战难度。红队试图攻占镇公所,蓝队依托房屋进行顽强抵抗。在一处巷口,红队的机枪手被蓝队狙击手压制,动弹不得。

关键时刻,红队一名士兵利用下水道迂回到蓝队后方,投掷手榴弹。蓝队顿时大乱,红队趁机发起冲锋。但在争夺镇公所时,红队因忽视二楼的火力点,导致多人"阵亡"。演练结束后,杜承渊亲自讲评:"巷战中,每一个窗户、每一个转角都是致命陷阱!必须学会立体作战!"

(西)心理熔炉

在紧张的训练之余,杜承渊开展了全方位的心理建设。他邀请当地的说书先生,在军营中讲述岳飞抗金、文天祥殉国的故事。说书人张先生手持醒木,声情并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士兵们听得热血沸腾,不少人当场流泪。

部队还组织观看记录日军暴行的胶片。当屏幕上出现南京大屠杀的画面时,整个军营一片寂静,只有压抑的抽泣声。来自河南的新兵赵满囤突然站起来,怒吼:"狗日的小鬼子,我要杀光他们!"杜承渊趁机动员:"记住这个仇恨,这就是我们战斗的意义!"

此外,杜承渊还让幸存的百姓来到军营,亲口讲述家人被日军杀害的经历。一位老妇人颤抖着展示儿子的血衣:"这是我儿子,才16岁啊......"士兵们群情激愤,纷纷咬破手指,在军旗上写下血书:"不灭日寇,誓不还乡!"

六、系统数据与终极危机

夜幕降临,杜承渊在指挥部查看系统界面,跳动的数字背后暗藏危机:

当前时间:1938年5月3日23:59:00

余额: -22,000元(采购物资和设备导致借贷激增)

每日收益:每秒145元(商线贸易额持续上升)

部队构成:系统士兵3100人(执行任务损耗20人),本土士兵39000人(新增招募2000人),德械军官190人(技术调配减少5人),技术人员580人,战场老兵130人(训练损耗10人),狙击连320人,商贸队220人,鸽哨队200人,骑兵第一团520人,后备补充兵团3500人

装备情况:步枪34000支,轻机枪1700挺,重机枪240挺,迫击炮170门,山炮15门,磁性手雷2000枚,汽油地雷1500个,手榴弹库存35万枚,子弹存量可维持8天高强度作战

看着弹药储备的数字,杜承渊的眉头拧成了疙瘩。8天的存量远远不够抵御日军五个师团的进攻。更让他担忧的是,秘密商线随时可能被切断,一旦断了补给,防线将陷入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