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商城:穿越1937 > 第五十四章 绸缪新局(续)

第五十四章 绸缪新局(续)

着空军的未来战斗力。首期投入 21,600,000 元,从系统兑换 180 架 高性能战斗机(单价 120,000 元)。这些战斗机将采用英国 飓风 式战机的技术参数,配备 8 挺 机枪,时速 511 公里,升限 10360 米。为了保障后勤维护,同时兑换 3000 套 备用发动机(每套 15000 元,共 4500 万元)。在空军基地的维修车间里,机械师们日夜忙碌,对战斗机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每一架战机都能随时升空作战。

轰炸力量同样不可小觑,投入 14,400,000 元 购置 120 架 轰炸机(单价 120,000 元)。这些轰炸机参考德国 He 111 设计,载弹量 2 吨,可执行远程战略轰炸任务。配套建设 5 个 大型机场,每个机场跑道长 1500 米,采用混凝土浇筑,建设费用 1,200,000 元,总计 6,000,000 元。机场建设现场,工人们挥汗如雨,重型机械来回穿梭。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杜承渊调集了数千名工人,采用两班倒的工作模式,日夜不停地施工。机场周边设置 20 个 防空炮台,每个炮台配备 2 门 高射炮,购置费用 2,400,000 元。防空炮台的士兵们时刻保持警惕,他们定期进行防空演练,确保在敌人空袭时能迅速做出反应。^墈?书`屋¨小^说^王¢ ¨首!发_

人员配置上,兑换 1200 名 系统飞行员(消耗积分 60,000,000 点),本土培养 1800 人。为此,成立航空学校,从美国聘请 50 名 飞行教官,这些教官都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和教学经验。每人年薪 50,000 元,一年人工成本 2,500,000 元。航空学校的训练十分严格,学员们每天要进行数小时的飞行训练,从基础的起降操作到复杂的空中格斗技巧,都要一一掌握。此外,设立航空维修中心,购置零部件与维修设备花费 4,800,000 元,确保飞机出勤率保持在 85% 以上。维修中心内,技术人员们不断研究新的维修技术和方法,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空军半年总预算 46,800,000 元,每月支出 7,800,000 元,这支新生的空中力量,将成为杜家军的战略铁拳,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关键作用。

第五节 系统兑换与本土训练协同

为确保新增部队快速形成战斗力,杜承渊制定了独特的"混合建军"模式。系统兑换的 259200 名陆军、3000 名海军、1200 名空军 如同种子,他们首接担任连排级骨干和教官。这些系统士兵身着迷彩作战服,携带标准配置的 MP40 冲锋枪和 M1911 手枪,甫一出现便在军营中引发轰动。他们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质,那是经历过无数次生死战斗才有的沉稳与坚毅。

本土招募的士兵则需经历严格的训练体系。在 20 个 大型训练基地里,每天清晨五点,新兵们便在教官尖锐的哨声中起床。训练从最基础的队列动作开始,士兵们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军装,在衣服上留下一片片盐渍。逐渐过渡到实弹射击,新兵们第一次握枪时,手心里全是汗水,在教官的指导下,才慢慢学会如何瞄准、如何扣动扳机。战术演练中,士兵们在泥泞的战壕里穿梭,模拟着真实的战斗场景,身上沾满了泥巴和杂草。

为了模拟实战环境,基地内设置了逼真的战壕、铁丝网和雷区。战壕蜿蜒曲折,深度足以让士兵们隐蔽身体;铁丝网锋利无比,上面还挂着一些破旧的衣物,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雷区则用特殊的标记标明,士兵们需要小心翼翼地通过,一旦不小心触发“地雷”,就会响起警报声。每个基地配备 30 名 系统教官和 50 名 本土助教,形成"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系统教官们亲自示范,讲解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和实战中的应用,本土助教则在一旁辅助,及时纠正新兵们的错误。

训练教材全部由系统兑换而来,涵盖《步兵操典》《海战战术》《飞行原理》等 3000 套 专业书籍,这些书籍被翻译成马来语和汉语,装订成册发放到每个士兵手中。士兵们在训练之余,都会认真研读这些书籍,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兑换 50 台 模拟训练设备,其中包括陆军的坦克模拟器、海军的航海模拟器和空军的飞行模拟器,这些设备能够让士兵在安全环境下体验实战操作。在坦克模拟器中,士兵们可以学习如何驾驶坦克在不同地形上行驶、如何瞄准和射击敌人;在航海模拟器上,他们能模拟在各种海况下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