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商城:穿越1937 > 第五十四章 绸缪新局(续)

第五十四章 绸缪新局(续)

行和作战;在飞行模拟器里,飞行员们可以练习复杂的飞行技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为了保障训练安全,每个基地都设有医疗站,配备 10 名 医护人员和基础医疗设备。医疗站的医护人员时刻待命,一旦有士兵在训练中受伤,他们会迅速进行救治。半年内,训练体系建设总投入 27,000,000 元,其中设备采购 15,000,000 元,人员开支 8,000,000 元,其他费用 4,000,000 元。这种科学的训练模式,让新兵的训练周期从常规的半年缩短到三个月,大大提高了部队的组建效率。

第六节 军工产业产能匹配

为满足新增部队的装备需求,泗水兵工厂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扩建。杜承渊亲自签署命令,投入 18,000,000 元 进行改造。工厂内,原本空旷的场地如今布满了各种大型机械设备,起重机的轰鸣声、机床的切削声交织在一起。新增 60 条 步枪生产线,这些生产线采用流水作业模式,每小时可生产步枪 50 支,月产量从 135000 支 提升至 **270

第五十西章 绸缪新局(续)

第七节 后勤保障体系升级

后勤保障方案堪称军事计划的"生命线",杜承渊对此尤为重视,亲自参与每一处细节的规划与敲定。后勤部门接到指令后,迅速成立了专项小组,成员们日夜奋战,只为确保方案能高效落地。

新建 50 个 物资储备中心,分布在控制区的各个战略要地。这些储备中心选址极为考究,有的深藏于山区腹地,利用天然山洞改造加固;有的建在沿海隐蔽港口,便于物资快速装卸转运。每个中心外观看似普通仓库,实则内部构造复杂,采用地下式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达 2 米,顶部还覆盖了特殊的防爆层,能够抵御常规轰炸与炮火袭击。储备中心内部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恒温恒湿的弹药库、防潮防蛀的粮食存储区、防火防泄漏的燃油储存罐区等一应俱全。每个中心建设费用 600,000 元,总计 30,000,000 元。为了保障物资存储安全,每个储备中心都配备了 30 名 专业守卫与 10 名 物资管理员,守卫们荷枪实弹,24 小时轮班巡逻;管理员则每日对物资进行清点、检查和维护,详细记录物资的出入库情况。

运输体系的建设同样关键。组建 30 个 运输团,配备 9000 辆 军用卡车(单价 20000 元,共 1.8 亿元)。这些卡车采用美国 GMC 十轮卡车的技术,具备强大的越野性能,无论是泥泞的丛林小道,还是崎岖的山地陡坡,都能轻松应对。为了提升运输效率与安全性,每辆卡车都安装了无线电通讯设备,方便车队之间实时联络;车头和车身喷上统一标识,并配备备用轮胎、维修工具等应急装备。同时,控制区内的 20 列 货运火车也全部进行军事化改造,车厢加装了厚重的装甲板,增强了抵御攻击的能力;车头配备了先进的导航与预警系统,能够及时避开潜在危险。为了保障运输畅通,杜承渊下令修建 5000 公里 军用公路,每公里建设费用 12000 元,总计 60,000,000 元 。公路建设过程中,工程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沼泽地带铺设特殊路基,在陡峭山体开凿隧道,在宽阔河流上架设桥梁。每一段公路都经过严格验收,确保能承载重型军事装备的通行。

医疗体系也同步进行大规模升级。新增 15 所 野战医院,每所医院占地 10 亩,配备 50 张 病床、手术室、X 光机、消毒室等完备设施,建设费用 4500 万元 。野战医院的选址充分考虑了战场需求,分布在前线阵地后方与交通枢纽附近。医院内的医疗器械均从国外采购,药品储备丰富,涵盖了抗生素、止痛药、止血药等各类常用药品。培训 6000 名 医护人员,其中 1500 名 由系统兑换(消耗积分 7500000 点),这些系统医护人员拥有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战地救护经验,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开展救治工作;其余人员在本土医学院进行培训,医学院专门开设了战地医学课程,邀请系统医护人员和资深医生授课,学员们不仅学习理论知识,还在模拟战地环境中进行实操训练。同时,建立药品生产厂,引进先进的制药设备和技术,生产青霉素、磺胺等急需药品,每月产量 10 万瓶,基本实现药品自给自足,大大降低了对外部药品供应的依赖。后勤系统半年总投入 25,500,000 元,每月支出 4,250,000 元,如此庞大而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