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正义的认知。他曾经以为,破案之后就是结束。但他终于明白,法律只能审判“行为”,不能审判“爱”,也无法评判一个人内心的裂痕如何断裂,又如何缝合。
一周后,江州警校法学班实习讨论课上。
老师提到林语彤案,鼓励学生表达观点。
有人激动地说:“她该判死刑。杀人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能因为任何理由就破坏法律的尊严。”
也有人皱着眉头,无奈地说:“她是时代的弃儿,司法的失败。如果当时司法系统能及时介入,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教室一片喧嚣时,角落里一个女学生缓缓站起,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同情与思考,缓缓说道:
“我不支持她的做法。但我理解她为什么做。因为她走投无路了。当她看到自己敬爱的老师含冤而死,四处求助无门,那种绝望或许会让任何人做出极端的选择。”她的声音有些哽咽,说完后缓缓坐下,眼圈发红,却没哭。
程望记录在案底的一段注释,是他私下总结:
“林语彤不是英雄,也不是恶魔。她是一个没能等到公平的人。而我们破案,不只是为了审判,更是为了让公平早点到来。”
他关掉电脑,站起身,办公室外是四月的阳光,远远照进来,映出一层厚重的尘光——像是笼罩着过去,也照亮着未来。那尘光中,似乎蕴含着无数的故事,有痛苦,有挣扎,也有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这起案件已完结。
但对于程望,对整个江州市刑警支队来说,每一次破案,都是一次灵魂的审问:我们能否,成为那个不沉默的大人?
本案至此结束。
喜欢刑侦档案:破案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