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2章 火力续航

第2章 火力续航

需要紧急抢修;有时是原材料出现瑕疵,不得不重新寻找替代;还有时是设计图纸在实践中发现小漏洞,需要现场调整。

但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贵华润和赵大力始终坚守在一线,与工人们一起熬夜奋战,毫无怨言。

终于,经过几天紧张而忙碌的加工,第一台子弹复装机的所有零部件都己准备就绪,开始进入组装环节。

组装车间内,气氛格外凝重。

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各个零部件搬运过来,按照贵华润的指示,逐步进行组装。

贵华润手持工具,亲自上阵,拧紧每一个螺丝,调试每一个部件的位置。

赵大力则在一旁协助,帮忙扶住沉重的部件,确保组装过程安全顺利。

随着最后一个部件安装完毕,贵华润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眼前这台略显简陋却凝聚着众人心血的子弹复装机,静静矗立在车间中央。

它的金属框架在灯光下闪耀着冷峻的光芒,手摇柄坚实而顺手,弹壳修复与火药装填装置精密而有序。.兰′兰\文+学, \庚¢欣+醉-全!贵华润心中既忐忑又激动,忐忑的是不知道这初次尝试能否成功,激动的是终于迈出了这关键的一步。

“厂长,赵师傅,咱们试试吧。”

贵华润看向张厂长和赵大力,眼中透着期待。

张厂长微微点头,神色同样紧张:“好,开始吧。” 贵华润走到机器旁,双手握住手摇柄,缓缓用力摇动。随着手柄的转动,机器内部发出轻微的机械运转声,逐渐平稳顺畅。

接着,他拿起一枚战场上回收的变形弹壳,放入弹壳修复装置。

在众人的注视下,模具精准地对弹壳进行矫正、修补,片刻之后,一枚近乎全新的弹壳从另一端滑出。

随后,贵华润又小心地将适量火药通过计量装置装填进弹壳,安上弹头,一枚完整的子弹便复装完成。

张厂长迅速拿起这枚复装的子弹,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惊喜:“成功了!小贵,赵大力,你们真是咱们兵工厂的大功臣啊!”

车间内顿时响起热烈的欢呼声,工人们纷纷围拢过来,看着这神奇的机器,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然而,贵华润并没有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需要对机器进行大量的调试优化,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每一枚复装子弹的质量都稳定可靠。

同时,还要培训更多的工人熟练操作这台机器,让它尽快发挥最大效能,为抗战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 “生命的子弹”

首台子弹复装机成功运行后,贵华润并未满足。

每日,他都会早早来到车间,守在机器旁,仔细观察其运行的每一个细节,记录下各种细微的问题。他深知,这台机器虽己初步解决子弹复装难题,但离高效、稳定生产还有不小距离。

在观察中,贵华润发现,弹壳修复环节的模具在长时间使用后,因频繁开合与金属摩擦,容易出现磨损,导致修复精度下降。

有时,修复后的弹壳尺寸偏差虽小,却足以影响子弹的飞行稳定性。

同时,火药装填的计量装置,手动调节时稍不留意就会造成火药量误差,不仅影响威力,还存在安全隐患。

工人操作时,需全神贯注,长时间下来极易疲劳,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为解决这些问题,贵华润召集赵大力等一众工友,开启了艰难的优化征程。他们先是对弹壳修复模具进行改良,选用一种更耐磨、硬度更高的合金钢重新打造模具核心部件。

在加工过程中,贵华润亲自指导工人精细研磨,确保模具内壁光滑如镜,减少弹壳与模具间的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为降低模具更换频率,设计了一套简易的模具自检系统,一旦检测到磨损超出阈值,便能及时预警,方便工人提前准备更换。

对于火药装填计量装置,贵华润苦思冥想多日,结合现有材料,设计出一套利用杠杆原理与齿轮传动的半自动调节系统。

工人只需转动一个带有刻度的旋钮,通过内部精密的齿轮组与杠杆联动,就能精准控制火药流入量,操作简便且误差极小。

为确保安全,装置周围增设了防护挡板,防止火药意外散落引发危险。

优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新模具加工时,因合金钢材质特殊,锻造温度与工艺稍有偏差,就出现裂纹,前几次试制均告失败。

贵华润与赵大力反复试验,调整锻造参数,熬过数个通宵,才攻克难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