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半自动调节系统组装时,齿轮啮合精度不够,导致传动卡顿,影响计量准确性。
他们又拆解重装,用简陋的量具一点点校准,确保齿轮完美配合。
清晨的阳光穿透淡薄的云层,洒在锈迹斑驳的射击靶架上,微风轻轻拂动着靶场西周的荒草,似是在低语着对这场检验的忐忑与期盼。
贵华润身姿挺拔,眼神专注而坚定,他手持一支擦拭得锃亮的步枪,那是从战士们手中轮换下来、久经沙场的 “老兵”,枪身上的每一道划痕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战斗的惨烈。
此刻,它承载着检验新成果的重任。
身旁的赵大力,虎目圆睁,同样一脸严肃,他仔细地将一枚枚复装子弹递交给贵华润,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谨慎与信任。
在他们身后,工友们围成半圆,屏气敛息,目光紧紧锁定在贵华润手中的枪和前方的靶标上,大家的手心都不自觉地沁出了汗水,心脏随着即将响起的枪声剧烈跳动。
贵华润深吸一口气,稳步上前,将枪托稳稳地抵在肩头,瞄准远处那几乎只能望见一个黑点的靶心。
食指轻轻搭在扳机上,感受着金属的冰凉,他微微调整呼吸,试图让自己的心跳平复,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前线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那些因弹药不足或质量问题陷入绝境的画面,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也更加坚定了他此刻的决心。
“砰!” 一声清脆而响亮的枪响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寂静,惊起一群栖息在附近枝头的飞鸟。
枪口喷吐出一道橘红色的火焰,伴随着浓烈的硝烟味,子弹如脱缰之野马呼啸而出,向着靶标疾驰而去。
众人的目光循着子弹的轨迹,死死地盯着靶心方向。
眨眼间,子弹精准击中靶标,扬起一小撮尘土。贵华润迅速拉动枪栓,再次装填子弹,动作一气呵成,沉稳而熟练。
“砰!砰!砰!” 接连几声枪响,靶场上空硝烟弥漫,回荡着震耳欲聋的枪声。
待一组子弹全部射击完毕,贵华润放下枪,与赵大力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均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他们快步走向靶标,身后工友们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纷纷跟上。
靶标前,只见弹孔密密麻麻地分布在靶心周围,虽并非绝对的规整,但整体的散布范围与使用新子弹射击时相差无几。
贵华润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弹孔,手指轻轻触摸着靶纸,感受着子弹穿透的力度与痕迹。从弹孔的深度、形状以及分布态势来看,复装子弹在飞行稳定性、威力表现上都和新子弹极为接近。
赵大力兴奋地拍了拍大腿,洪亮的嗓音在靶场响起:“嘿!咱这复装子弹行啊,跟新子弹没啥两样,这下可给战士们解决大问题了!”
工友们也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是啊,贵专家这手艺,真是神了!”
“咱们这几天的辛苦没白费,这下前线的弹药供应有着落了!”
贵华润站起身来,脸上虽带着疲惫,却难掩笑意:“大伙别高兴得太早,这只是初步检验,后续还得进行更多轮次、更加严苛的测试,确保每一发复装子弹都能万无一失。但目前来看,咱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历经近两周的不懈努力,优化后的子弹复装机终于问世。
再次试运行时,效果令人惊叹。
弹壳修复精度较之前提升了近三倍,几乎能让每一枚回收弹壳都恢复到近乎全新的状态。
火药装填误差率从原本的百分之五骤降至千分之二以内,大大提高了子弹的稳定性与威力。
产量方面,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原先,这台机器一小时最多复装两百发子弹,且工人需高强度劳作。
如今,得益于优化措施,操作变得轻松高效,一小时能稳定产出五百发优质复装子弹,效率提升了一倍多。
若加班加点,产量还能进一步突破。
张厂长得知这一喜讯后,激动地赶到车间。看着焕然一新的复装机高效运转,他眼中满是欣慰与希望:“小贵,赵师傅,你们干得漂亮!
这机器就是咱们兵工厂的宝贝疙瘩,有了它,战士们在前线就更有底气了。”
沉思片刻,张厂长神色凝重地看往众人,“可如今前线战事愈发激烈,弹药消耗如流水,这点产量还是不够。
我寻思,咱们得加把劲,多造几台这样的复装机,尽快形成规模效应,给战士们提供更强大的火力支援。你们觉得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