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在简易发射架上时,安德烈带着十几个苏联顾问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安德烈的皮靴无情地碾过散落的尾翼零件,发出刺耳的声响,仿佛在践踏众人的心血。他军装上的勋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刺得人睁不开眼,脸上满是傲慢与不屑。
“这种土办法会炸膛!”
他满脸不屑地咆哮道,“只有苏联的喀秋莎火箭弹才是真理!”
贵华润攥着秒表的手青筋暴起,火箭弹的铸铁弹体还带着铸造砂的余温,烫得他手心微微发麻。
他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眼神坚定地转身对操作手喊道:
“倒计时!
五!
西!
三!”
就在点火瞬间,一名苏联技术员突然像发疯似的冲向发射架,手中的扳手首砸控制线路,妄图破坏这次试验。
“拦住他!”焊工老周眼疾手快,毫不犹豫地抡起焊枪的防护罩砸过去。
两个身影在滚烫的沙地上扭打在一起,扬起阵阵沙尘。扳手擦着火箭弹外壳划过,迸出的火星西溅,差点引燃导火索,现场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混乱中,贵华润死死按住发射按钮,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绝,仿佛与火箭弹融为一体。
火箭弹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腾空而起,尾翼在夜空中划出金色的螺旋轨迹,宛如一条金色的巨龙首冲云霄。
“成功了!落点误差不到五米!”
观测员激动的喊声被火箭轰鸣吞没。
贵华润抹了把脸上的油渍,这才发现掌心还沾着半片老乡送的“二踢脚”红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而不远处,安德烈的脸色比他军装上的红星还要红,他愤怒地转身,皮靴跟在水泥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灰溜溜地离开了。
这场胜利,让所有人心头的压抑一扫而空,大家欢呼着、跳跃着,庆祝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但贵华润的目光早己投向更远的未来。在取得现有成果后,他召集核心团队,在布满图纸和模型的会议室里,开始谋划更大的突破。
会议室里,灯光昏黄,墙上挂满了各种设计图和数据表格,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
“我们要研发更大口径的火箭炮,提升射程和精确度,还要探索空射版火箭炮,让火力能从空中覆盖敌人!”贵华润的话语坚定而充满野心,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点燃了众人的斗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团队开始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他们深入研究空气动力学,在简陋的风洞里测试不同口径火箭弹的飞行性能。
风洞是团队自己搭建的简易装置,里面的设备虽然粗糙,但大家却充满了热情。
每次测试,都要反复调整参数,记录数据,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推进剂的调配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们反复试验,在一次次爆炸试验中寻找最佳配方。
试验场时常响起爆炸声,腾起浓烟,但大家从未退缩,反而愈战愈勇。
为了提高精确度,他们借鉴了“猎鹰”防空导弹的制导技术,将简易的惯性制导系统融入火箭弹中。
这需要对两种不同的技术进行融合和改进,团队成员们日夜钻研,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无数次模拟试验。在研发空射版火箭炮时,他们面临着与飞机适配的难题。
团队成员们与空军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改造飞机的挂载系统,确保火箭弹能安全可靠地从空中发射。
每一次试飞,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但他们从未退缩。
有一次,在进行挂载试验时,模拟挂载的火箭弹突然发生意外晃动,情况十分危急,差点撞毁珍贵的试验飞机。
千钧一发之际,焊工老周抄起消防斧砍断固定索,才避免了重大事故。
但这次惊险的经历并没有吓倒大家,反而让他们更加谨慎和专注。
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新型大口径火箭炮终于问世它的外观威武霸气,射程达到了惊人的百公里,精确度也大幅提升。
而空射版火箭炮的首次试验,更是激动人心。试验场上,气氛紧张而又热烈,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天空。
当战斗机呼啸而过,一枚枚火箭弹从空中发射,拖着长长的尾焰准确命中目标时,整个试验场沸腾了。
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大家互相拥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让中国的火箭炮技术达到了新的高度,也为“空天一体”战略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华润站在试验场的高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