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到嘴边的话被他一下噎了回去。
这家伙修行几十年,全走旁门左道了!
“懒得与你说!”
“师兄懒得说,师弟也得问,楚王不见我们,下一步我们还当如何?”
袁天罡看了看门前的石狮子,抱着瓜绕道狮子旁边坐下,“等着吧,今日肯定能见得到楚王。”
“过来啊,趁着瓜还凉,先消消暑再说,江南这鬼天气,比海边还潮热!”
说着,他拔出一把短刀把西瓜切开了。
红嫩的颜色带着西瓜特有的甜香味道,在炎炎夏日中让人心旷神怡,看一眼便口舌生津。
“你说的真对,楚王的农学造诣怕己然超出了我等的想象。
这瓜,实乃天赐啊!”
“是挺甜,子又少又小,师兄,你说这瓜是如何种出来的……唉唉唉,别抢,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二人蹲在石狮子旁吃了个肚圆,午后还打了个盹。
正在正灵子怀疑今日怕是见不到楚王的时候,许敬宗骑着匹高头大马停在了他们身前。
“正灵子道长,你怎么来岳州了?”
许敬宗认出了正灵子,赶紧下马来打招呼,“隔着老远某便看你眼熟呢,走近了才敢认呢!”
“数年未见,道长可安好?”
真武坛在长安很有名,达官贵人们多有去参拜进香的,连带着真武坛的一些个道爷也积攒了不少的人脉,在长安官的员勋贵圈子混了个脸熟。
当然,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自从楚王砸了真武坛,老许就没再去过。
好在他记性好,还记得接待过他几次的正灵子。
正灵子别的不灵,跟勋贵们打交道却很得意,他能在袁天罡不在时主持真武坛的事务,靠的就是他能记住长安勋贵们的名号、职位和喜好。
他虽多年未见许敬宗了,但依旧记得此人。
说实话,老许这副尊容也的确容易让人记住——满身的功利气,如何都掩盖不住。
来之前他也做过功课,因此很自然与老许聊了起来。
“福生无量天尊,许文学风采依旧,贫道有礼了。”
“道长客气,没想到你我能在岳州相逢……”
老许一边跟正灵子聊着天,余光也在观察旁边闭目养神的袁天罡。
越看他越是觉得这人眼熟,找到话头便问道,“道长,这位道友是……”
“贫道袁天罡!”
没等正灵子开口,袁天罡起身道,“许学士,贫道等你很久了。”
许敬宗上下打量了一下他,有些不确定道,“道长真是袁监丞?你为何变成这副模样了?”
在他的记忆里,袁天罡虽有官职,但永远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哪像这老道,头发胡子打着结,皮肤黑的能反光。
最关键的是……袁天罡没有谢顶啊,脸上也没有能夹死蚊子的褶子!
袁天罡道,“许学士要是到东海之滨吹八个月的海风,历九个月日晒雨淋盐雾洗面,自然能成贫道这般模样。”
确定这个黑黢黢的谢顶老道就是袁天罡,许敬宗便知晓了他与正灵子此来的目的。
“两位道长没见到殿下?”
“正是,还请许学士代为通传一下。”
许敬宗看看天色,说道,“两位道长,这个点楚王肯定还没醒,不如某带你们去休息一下,晚上的时候殿下比较好说话。”
“那便有劳许学士了。”
两位道爷跟着许敬宗去了工坊区外围的宿舍歇脚。
看着远处热闹的工坊区,老袁的脸色极其难看,平时养气的功夫根本遮不住他的心绪。
正灵子问道,“袁师兄为何如此?”
袁天罡道,“那些工坊便是可以掀翻满天神佛所在了。”
正灵子看了看,没看出有什么。
袁天罡的担心是正确的,晚上见到楚王时,楚王张口便是,“大唐需要的是听话的教门,不是漫天的神佛。”
“江南的道观你们可以重建,建道观的钱粮本王出,但是所有的道观必须听从朝廷的命令,一应布道传法、斋醮法事、礼典科仪、人事财务等等都有规章可循。”
“愿意配合的,道门坛口在江南道即可重开。”
“不愿意配合的,别的地方本王管不到,但是在岳州都督府治下,你们就是非法教派,敢露头,本王就敢杀!”
闻乐拿来了一本厚达五百页的《道门新法公约》交到袁天罡手里。
老袁大致翻了一下,里面全都是黄豆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