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咧嘴一笑说道:
“大人,您每天既要练字,又要习武,还要处理众多事务,哪有时间再学新东西?不如我找位先生在一旁为您诵读?或者找位女先生也行。¨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
贾琮刚要答应,忽然意识到什么,便敲了老三的头一下,“别胡闹,我要认真学!《诗经》、《尚书》、《周礼》、《论语》这几本可以先放一放,其他正经书籍和经 ** 释都要准备齐全。”
“好的!”
“你先退下吧,不用跟着我。
我打算去西府看看宝玉,给自己找找方向。
你就在宁正堂外等着,他们谈完后,你再去西府找我。”
“好的!”
目前贾琮只把这西本书读通了,至于其余的十三经,他也只是粗略翻阅过一遍。
就连备考举人的《国语》、《国策》之类的历史书籍也没细读,更别说游记和杂记了。
不过贾琮觉得自己凭现在的理解能力,若是自学,应该不会逊色于旁人。
只是需要有人指导解经,否则容易误解,特别是那时的标点符号尚未完善,没人教的话,很可能读错一句话。
“或许可以创造些标点符号?再搞个拼音系统?不行不行,没有足够的学识根基,一旦被人问住可太尴尬了。
到时对方问的可不止这两个问题,唉,穿越者也不好当啊。”
“万万没想到,我都穿越了,还得继续苦读!这是造了什么孽啊!谁发明的科举制度?谁定下的八股文规矩?谁能少考点东西就好了?怎么还不恢复察举制呢?这可是封建社会,干嘛搞得这么复杂!”
贾琮愤愤地想着这些烦心事,他现在只要努力背诵就能记住不少内容,但对儒家思想的理解深度,恐怕还不如林黛玉。*看?书¨屋.暁*说′蛧~ ~更\芯.最,全¢
可他如今又要设法摆脱锦衣卫的身份,正式步入朝廷。
所以这些知识早晚得学,不然就像其他开国或元平时期的武将那样,即便掌权也会受排挤。
看着那些看似风光无限却暗藏危机的人们。
文人眼中那些莽夫根本看不上眼,而且十年后书院的学生毕业,自己若靠知识压不住他们,那也太没面子了。
到了荣庆堂,贾母和众人都在,连黛玉她们这些姑娘也在。
看到贾琮垂头丧气地进来,把大家都吓了一跳,特别是贾母以为外面出什么事了,赶紧问:“琮哥儿,你怎么啦?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黛玉也不顾忌害羞了,连声问:“三哥哥,是不是有什么难处?以前从没见过你这样。”
其他人也都关切地看着贾琮,贾琮叹口气说:“你们说这世上除了我,真有天才存在吗?不应该啊!”
“去你的!猴儿,别在这儿装神弄鬼了,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原来是在逗我们玩呢。”
黛玉和宝钗同时责备他。
以往见到的贾琮总是意气风发的,就算受伤了也能谈笑自若。
刚才的模样像是受了很大打击,她们心里都很担心,没想到他说出这样的话!
李纨在一旁轻轻哼了一声:“叔叔说得太夸张了,别说别人,单说东府的敬大爷,这边的二老爷,还有宝玉,不都是天赋异禀吗?”
贾母坐在高榻上笑着说:“他们算什么天才,不过是勤学苦读罢了。*看~书?君` .嶵′鑫¢璋\节_更\辛?筷?
要说读书,谁能比得上衍圣公那一脉?我当年见过衍圣公,那种文采 ** ,简首令人如沐春风。
即便是先荣国府也要对他以礼相待。”
满屋子的女眷都露出向往的表情,毕竟衍圣公府的名号太大了,只要是读过书的,没有不尊敬的。
贾琮听后心中冷笑,这种儒家圣地的威名是一代代吹嘘出来的,可没人注意到衍圣公府的私田、祭田、汤沐地、脂粉地加起来有三千二百多顷!周围十几个县,全是孔家的附属之地!
孔家设立有公堂,分大堂、二堂、三堂,凡居住在衍圣公府附近的佃户和下人均归其自行管理。
在这十数个县内,有些人家负责为衍圣公府提供猪羊鱼鸡等家禽牲畜,还有些人专门供应绸缎布帛,另有工匠专司宫室修缮,戏班则负责演出。
这些附属户各有职责,每年的任务皆有定规,其生活排场不逊于皇帝,甚至更为优渥。
贾琮怎会错过这样的良机?尽管过程中可能伤及不少无辜,但他认为结果终归有益。
他不仅可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