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现代军医穿越东汉救世 > 第5章 颖川书院论时政

第5章 颖川书院论时政

音再次响起,他拈起一枚黑色的棋子,指腹在冰凉的玉石表面轻轻摩挲着,仿佛在掂量它的分量,目光却锐利如淬了毒的刀锋,直直刺向蒋毅,“蒋兄倒是有胆魄,敢蹈此险地。”那“胆魄”二字,说得意味深长。

压力陡增。蒋毅感到贾诩的目光像无形的探针,试图撬开他思想的缝隙。他挺直了脊背,目光毫不避让地迎上那双深潭般的眼睛,声音沉稳:“乱世出英雄,亦出智者。三位高才,不也在此读书论道,静观风云么?智珠在握者,何处不是棋盘?”他巧妙地反将一军,点出他们身处书院亦是参与乱世的一种姿态。

“哈哈哈!说得好!”徐庶朗声大笑,打破了因贾诩质问而略显凝滞的气氛。他大步上前,拿起石桌上一个粗陶茶壶,为众人面前的陶碗注入色泽深浓的茶水,氤氲的热气带着草木的清香弥漫开来,“来来来,蒋兄请坐!尝尝我们颍川的山野粗茶,虽不及南方的精细,却也别有风味。管他外面天翻地覆,且先饮了这碗茶!”

,!

茶水滚烫,带着微涩的回甘。四人围坐石桌,话题很自然地被徐庶引向了当下最紧迫的现实。戏志才放下竹简,苍白的脸上因谈及局势而涌起病态的潮红,他指着石桌,仿佛那里摊开着一幅无形的九州舆图:“豫州陈国、汝南一带,波才部裹挟流民,声势复炽!皇甫嵩将军虽在长社大胜,然波才狡猾,遁入山林,裹挟溃兵流民,其势反扑更烈!朝廷……咳……”他猛地一阵剧烈咳嗽,手捂胸口,身体微微佝偻,好一会儿才喘匀了气,声音带着一丝愤懑,“朝廷粮饷转运不力,地方官吏贪墨成风!朱儁将军在宛城苦苦支撑,士卒已有怨言,长此以往,恐生哗变!”他语速极快,条分缕析,将豫州前线的困境与朝廷的腐朽直指要害,那份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力,让人完全忽略了他身体的羸弱。

徐庶一手按在腰间剑柄上,指关节微微泛白,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根源还在流民!土地兼并日甚一日,豪强只顾圈地自肥,小民失地则如浮萍。黄巾一起,蝗虫过境,家园尽毁,侥幸活下来的,除了跟着乱军求一口活命粮,还能往哪里去?皇甫嵩、朱儁两位将军纵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是扬汤止沸!”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侠客的激越,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豪强的愤怒。

贾诩一直垂着眼睑,仿佛在数着棋盘上的纹路,只在戏志才提到“哗变”和徐庶说到“扬汤止沸”时,眼皮才极其轻微地抬了一下。他捻起一枚白子,轻轻落在棋盘一角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位置,声音低沉平缓,却像冰冷的钢针,瞬间刺穿了所有表象:“根基已朽,大厦将倾。庙堂之上,衮衮诸公,心思何曾真正在平乱安民?党争倾轧,争权夺利,才是正业。平乱?不过是他们攫取更大权力的垫脚石罢了。”他寥寥数语,便将朝廷中枢的腐朽本质剥露无遗,冷酷得令人齿寒。

蒋毅一直静静听着,如同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汲取着这个时代顶尖头脑对时局最真实的剖析。这些信息,远比后世史书上冰冷的文字要鲜活、残酷得多。他注意到戏志才分析问题时那种近乎燃烧生命的专注,徐庶言语间流露的忧民情怀与侠义本色,更感受到贾诩话语中那份洞穿世情的冰冷与漠然。直到贾诩点破朝廷腐朽的核心,他才缓缓放下陶碗,碗底与石桌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关键在于民心。”蒋毅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他斟酌着词句,努力将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底层逻辑,包裹在古圣先贤的言论之中。“管子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此乃至理。如今豫州、冀州乃至司隶,多少郡县十室九空?百姓饥寒交迫,易子而食者比比皆是。此等绝境之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蛊惑,对他们而言,就是活下去的一线希望,是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这不是愚昧,是绝望。”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最后停在贾诩身上,“苛政猛于虎,饥寒甚于贼。若不解决这‘仓廪实’、‘衣食足’的根本,纵使扑灭波才,亦有张角、李角,前仆后继,野火燎原。”

贾诩摩挲棋子的手指,在蒋毅说出“苛政猛于虎,饥寒甚于贼”时,微微顿了一下。他缓缓抬起眼皮,那双深潭般的眼眸里,第一次清晰地映出蒋毅的身影,锐利的光芒一闪而逝,如同毒蛇在草丛中昂起了头。“蒋兄洞若观火。”他慢悠悠地说,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确的称量,“依蒋兄高见,这根本……又该如何解决?”那“高见”二字,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如同抛出的诱饵。

戏志才和徐庶的目光也瞬间聚焦在蒋毅脸上,充满了期待和审视。小院里只剩下竹叶沙沙的声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