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弟弟和哥哥都捧起了书本,每日里不是摇头晃脑地背诵,就是在沙盘上写写画画,十岁的大姐沈青莲心里也痒痒的。·2?芭^墈?书+蛧? \唔_错+内!容?
她自小就羡慕那些能读书识字的姑娘,觉得她们身上有种说不出的灵气和体面。只是,在这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寻常农家女,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哪里还敢奢望读书这种事情?
更何况,家里穷,弟弟和哥哥读书己经要花费不少了,她一个女孩子家,怎么好意思再给家里添负担?
所以,沈青莲只是将这份渴望默默地藏在心底,每日依旧勤勤恳恳地帮着母亲操持家务,学习女红,照顾弟妹。
只是,在干活的间隙,她总会忍不住偷偷地凑到窗边,听着弟弟和哥哥的读书声,眼神中充满了向往。
沈青云心思细腻,早就察觉到了大姐的这份心思。
这日午后,沈青莲正在院子里帮母亲缝补衣裳,沈青云捧着一本《千字文》,凑了过去。
“大姐,你在忙什么呢?”
“哦,是青云啊。”沈青莲抬起头,笑了笑,“我在给小涵做件小衣裳呢。你看,这料子还是上次你卖草药赚的钱买的呢,软和得很。”
沈青云看着大姐那双灵巧的手,和她脸上那温柔的笑容,心中一动,说道:“大姐,你的手真巧,做的衣裳肯定又好看又舒服。^微\趣\小^说~ _首^发-”
他顿了顿,又状似无意地翻开手中的《千字文》,指着上面的字说道:“大姐,你看这个字,念‘锦’,锦绣的锦。要是姐姐做的绣品上,能绣上一些吉祥如意的字,或者一些优美的诗句,那肯定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呢!”
沈青莲闻言,眼神微微一亮,随即又黯淡了下去,叹了口气道:“三郎,你就别取笑姐姐了。姐姐连大字都不识一个,哪里还谈得上绣字和诗句啊。”
“谁说姐姐不识字了?”沈青云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道,“从今天起,我就教姐姐识字,好不好?”
“啊?!”沈青莲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手中的针线都差点掉在地上,“三郎,你……你说真的?你要教我识字?”
“当然是真的!”沈青云肯定地点点头,“姐姐想不想学?”
“想!我做梦都想!”沈青莲激动得脸都红了,但随即又有些犹豫,“可是……娘会同意吗?会不会……耽误了家里的活计?而且……女孩子家读书,会不会被人说闲话啊?”
她一连串问出了好几个问题,显然是既渴望又担心。
就在这时,林秀娥端着一盆刚洗好的菜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正好听到了姐弟俩的对话。
她走到跟前,放下菜盆,看着女儿那既期盼又忐忑的眼神,心中也是百感交集。,第·一!墈/书,蛧~ ?蕪`错`内~容·
她何尝不知道女儿的心思?哪个做母亲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只是,这世道对女子太苛刻了。
“青云,你姐姐她……她毕竟是个女孩子,学那些之乎者也的,怕是……没什么用处吧?”林秀娥有些迟疑地说道。
“娘,话可不能这么说。”沈青云认真地看着母亲,说道,“谁说女子读书没用?姐姐识字了,以后能看懂账本,咱们家的竹编生意和草药生意,她也能帮着算算账,省得我们被人蒙骗。她还能看懂绣谱,学习更精巧的绣法,做出更漂亮的绣品,那不就能卖更多的钱了吗?”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再说了,娘,您不也希望姐姐将来能嫁个好人家吗?要是姐姐识文断字,知书达理,那眼界和见识自然就不同了,将来找婆家,也能多几分底气,不容易被人欺负,您说是不是?”
沈青云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林秀娥听了,也不由得连连点头。
是啊,女儿要是识字了,好处确实不少。至少,不会像自己一样,一辈子当个睁眼瞎,连个书信都看不懂。
“可是……村里人会不会说闲话啊?”林秀娥还是有些顾虑。毕竟,在这个时代,女子读书,还是件比较稀罕的事情。
“娘,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沈青云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咱们过好咱们自己的日子就行了。再说了,现在村里谁不知道我沈青云是个‘读书种子’?我教我姐姐识字,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敢说三道西?”
他这话说得颇有几分“霸气”,林秀娥听了,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你这孩子,真是越来越能说会道了。”她嗔怪地瞪了儿子一眼,但眼中的笑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