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带飞全家:我八岁考状元 > 第75章 筹备院试最后关

第75章 筹备院试最后关

沈青云那番掷地有声,不卑不亢的话语,如同一盆冰水,瞬间浇灭了张氏那嚣张的气焰,也让在场所有原本还想看热闹,或者想浑水摸鱼的乡邻们,都齐齐地倒吸了一口凉气,看向这个年仅八岁的少年的目光之中,更多了几分真正的敬畏和……一丝丝不易察察的惧意。^x¢7.0!0+t¢x?t′.,c-o`m′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平日里看着温文尔雅,甚至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三元”案首,竟然会有如此犀利果决,不留情面的一面!那番话,虽然说得客气,却字字句句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小刀,首插人心,让人无从反驳,也无从辩解。

张氏被沈青云这番话说得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原本是想借着今日这喜庆热闹的场面,以及沈老太那若有若无的偏袒,逼着二房就范,从那些堆积如山的贺礼之中,狠狠地捞上一笔好处。却没想到,竟然会踢到沈青云这块看似柔软,实则坚硬无比的铁板之上!

她看着沈青云那双清澈明亮,却又仿佛能洞察一切的锐利眼眸,心中竟然莫名地生出了一丝寒意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她知道,这个侄子,早己不是那个可以任由她随意拿捏的软柿子了。_卡!卡·小.税,王\ -首`发.他如今,不仅有惊世的才华,更有超越年龄的智慧和……令人胆寒的手段!

“我……我……”张氏支支吾吾了半天,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只能恨恨地跺了跺脚,拉着同样一脸尴尬和不知所措的丈夫沈万福和儿子沈青松,灰溜溜地钻出人群,狼狈不堪地逃离了沈家小院。

一场原本可能会愈演愈烈的家庭纷争,就这样被沈青云用一种近乎“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干净利落地化解了。

林秀娥看着大嫂那狼狈离去的背影,心中虽然也有些不忍,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她知道,儿子这样做,虽然看似有些不近人情,但却是从根本上,杜绝了日后可能发生的更多更大的麻烦。

沈万才也对儿子这番果决而又不失分寸的应对,暗暗点头称赞。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是真的长大了,也真的有能力,去承担起这个家的重担,去应对这纷繁复杂的世道人心了。

解决了大伯母张氏这个小小的麻烦之后,沈青云便将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重新投入到了为即将到来的,也是最为关键的院试做准备之中。

院试,乃是童生试的最后一关,也是决定一个读书人能否真正迈入“士”这个阶层门槛的生死之战。_如/闻′王^ \更~辛¢醉~全`其重要性,其难度,其竞争之激烈残酷,都远非之前的县试和府试可以相提并论。

院试的主考官,乃是由朝廷首接任命,代表天子巡视一省文教,提督一省学政的学政大人。学政大人手握一省学子的生杀大权,其眼光之毒辣,标准之严苛,学问之渊博,自然也非地方上的县令、知府之流可以比拟。

而且,院试的考场,也设在南淮府府城。这意味着,沈青云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来自青阳县的那些老对手,更有来自整个南淮府下辖十数个县的,数以千计的,同样是通过了县试和府试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这些人,无一不是当地的读书种子,个个都是有些真才实学的。要想在如此众多的强手之中,再次杀出重围,夺得秀才功名,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沈青云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轻敌之心。

他将周济安先生和钱汝成为钱老太爷赠予他的那些珍贵的孤本善本和名家批注过的经史典籍,都仔仔细细地研读了一遍又一遍,努力从中汲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

他将自己之前在县试和府试中写过的那些文章,尤其是那篇关于漕运的策论,都重新拿了出来,反复地揣摩,细细地修改,力求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更深一层,也更精辟独到的见解和阐发。

他还特意向周先生和钱老太爷请教了许多关于院试的注意事项和应试技巧。比如,院试的题目,往往会更加注重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体察,策论的撰写,也更需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务实的对策,而非空泛的理论和华而不实的辞藻。诗赋的考察,则更注重格律的严谨和意境的深远。

两位老先生也对沈青云这位得意门生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他们将自己早年参加院试时的一些宝贵经验和惨痛教训,都一一详细地讲给沈青云听,并针对他目前在学问上可能还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点和强化。

沈青云也像一块贪婪的海绵一般,拼命地吸收着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努力地弥补着自己的短板,提升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