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
周济安先生和钱老太爷也纷纷上前,再次对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和殷切的期许,言辞之间,充满了为人师表的骄傲和自豪。
林墨轩和钱少游也挤在人群之中,看着那个在众星捧月一般,被无数达官显贵和名士鸿儒团团围住,却依旧能保持着那份从容淡定,不卑不亢气度的瘦小身影,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与沈青云之间的差距,己经……越来越大了。
他,就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光芒万丈的启明星,即将照亮整个大夏王朝的科举天空!
而他们,或许……只能在地面之上,默默地仰望着,追赶着,并……为能与他同窗一场,相识一场,而感到由衷的荣幸和……一丝丝难以言喻的,小小的骄傲。
南淮知府赵大人,当众宣布,要为沈青云这位新科解元,在府城之中,举行一场最为隆重,也最为盛大的“游街夸官”和“鹿鸣宴”!
并且,他还特意上奏朝廷,为沈青云请封“文林郎”的散官官阶(正七品,只有举人中的佼佼者,或者在某些特殊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读书人,才有可能获得的殊荣),以及……一块由当今圣上亲笔御题的“少年英才,国士无双”的烫金匾额!
这几项恩典,不可谓不丰厚!也不可谓不……破格!
整个南淮府城,都因为沈青云这位“西元解元”的横空出世,而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狂欢和……沸腾之中!
他的名字,他的故事,他的那些惊世骇俗的策论文章,都成为了人们口中争相传颂,百谈不厌的传奇。
甚至,一些好事者,还将他与数百年前,那位同样是年少成名,才华横溢,最终却因为恃才傲物,结局悲凉的“伤仲永”,相提并论,引发出了一场关于“天才少年”的成长与教育的,颇具深意的社会大讨论。
当然,对于这一切外界的喧嚣和……捧杀,沈青云依旧是保持着那份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清醒和冷静。
他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
举人,解元,不过是他漫漫科举征途之上,又一个新的起点而己。
他的目标,是那更为遥远,也更为……辉煌的京城!是那象征着大夏王朝最高权力中枢的……金銮殿!
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开创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也属于这个时代的……不朽传奇!
“爹,大哥,”沈青云看着家人那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甚至手舞足蹈的可爱模样,脸上露出了一个自信而又带着几分少年意气的温暖笑容,朗声说道,“解元之名,固然可喜。但孩儿以为,真正的考验,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咱们……还是莫要被眼前的这点虚名所迷惑,当务之急,是尽快返回下溪村,好生休整一番,然后……便要开始为三年之后的会试和殿试,做更充分,也更艰苦的准备了!”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那遥远的,充满了未知和……无限可能的北方,那双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坚定不移,锐不可当的光芒!
“京城……我沈青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