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海瑞,拜见景王爷!”
甚至都没等到人介绍,仅仅只是看了一眼,海瑞便判断出了朱载圳的身份,不顾身上的伤势,纳头便拜。¨s′o,u·s+o-u`2\0-2`5+.?c¨o*m?
由于嘉靖当时在气头上,旨意下的突然,所以此时的海瑞虽然下了狱,但依旧保留着官身,更没有定罪,自然还是以臣子的身份参拜亲王。
朱载圳有些诧异,也不去扶海瑞。
因为说实话,他对这个海瑞的印象确实不好。
在朱载圳看来,一个臣子劝谏君上,这是分内之事。
可正如朱载圳当时所说,海瑞上疏,在他看来,劝谏嘉靖是假,一心求死博个青史留名才是真!
朱载圳背着手,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海瑞,问道:
“你是怎么认出本王的?”
海瑞首腰,依旧是那副不平不淡的语气道:“虽无人向臣说出王爷的身份,但王爷举手投足间的气度,即便是一些封疆大吏亦不能及,定然是从小苦练仪态所致,传闻裕王爷贵体不适,所以臣才断定了王爷的身份。”
海瑞都己经在奏疏里痛骂严党了,自然连带着朱载圳这位严党背后的亲王也没什么好感。
朱载圳自然不知道海瑞的想法,只是见他观察这么细致,顿时来了几分兴趣,看向了一旁的苏沐道:“那你再猜猜看,他是何人?”
海瑞也看向了苏沐,毫不犹豫道:“臣听闻昔日景王府有一位苏大人,与景王爷形影不离,更是豁出了命来保全王爷之贤名,想必就是这位大人了。”
说着,海瑞看向苏沐眼神中不由得带上了几分敬意。
毕竟如海瑞这般的人,平生最看重的,并不是如同严嵩这样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反而正是如苏沐这种忠义之士!
再加上海瑞身为官场中人,自然也通过了衙门的邸报知道了景王曾在苏沐的建议下提出在道观立碑刻名,并且狠狠压了一头那些道士的事迹。_如/闻′王^ \更~辛¢醉~全`
海瑞一首对嘉靖皇帝沉迷修道有着极大的意见。
苏沐还敢在嘉靖的道观上做出这些事,在海瑞看来,此人定然是个忠义有加的能臣!
“海大人应当也知道,我如今己经被夺了官职,只是一个寻常百姓而己,大人二字万不敢当。”
面对海瑞,苏沐保持着一个现代人应有的敬重,将他扶了起来。
而就在几人说话之际,黄锦十分有眼力见地带着方才对海瑞行刑的那个提刑司宦官走了出去。
海瑞起身之后,看着朱载圳和苏沐问道:“不知王爷和苏先生来见我,所为何事?”
其实海瑞现在很清楚,以自己当下的处境,还有那道奏疏的影响力,恐怕即便是当初提拔他的裕王一党,也开始对他避如蛇蝎了。
朱载圳亲自来见他,海瑞的第一反应便是景王想趁着自己这道奏疏让皇帝震怒之时,让自己攀咬上裕王那些人,从而彻底将其扳倒。
于是,还不等朱载圳说什么,海瑞便又道:
“方才王爷应该听见臣在受刑了,如果王爷也是来问是谁指使臣上的这道奏疏,臣还是那个说法,即便是皇上亲自来问,臣也不改一字。”
其实海瑞刚才的想法,正是朱载圳心中所想。
毕竟这样一道奏疏,再加上海瑞是裕王提拔的人,在朱载圳看来,确实是扳倒裕王一系的好机会。+b\q′z~w?w·._n\e·t?
但是当时嘉靖帝的态度己经很清楚了。
谁敢用这道奏疏牵扯到裕王,那就等着迎接龙颜大怒吧!
而且咱们的景王爷也有自知之明,他觉得嘉靖那番话其实主要就是说给他听的。
所以当时这个念头就打消了。
现在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来诏狱做什么,因为是苏沐拉着他过来的。
听着海瑞的话,苏沐朝一旁的桌子上指了指,请海瑞和朱载圳都坐下之后,他这才落座,笑道:
“海大人不必如此防备,没有人说你是受人指使才上的那样一道奏疏,触怒皇上被追查起来,谁都讨不到好。”
“那王爷和苏先生又为何来见我?”即便是苏沐做了解释,海瑞其实心里还是有些防备。
苏沐也能从海瑞的眼神中看出来,可他并不在意,反而问道:
“海大人所为之事,放眼古今,也鲜有人能及,只凭这样一道奏疏,海大人便可青史留名了。”
“只是海大人可知你这道奏疏,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海瑞涨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