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山城那边,要是还想保住党国的面子,就该赶紧发表声明,开除汪镇海的党籍,免得被他拖累。”
他走到窗边,推开百叶窗,外面一片漆黑,只有远处日本领事馆的灯光还亮着,像一只血红的眼睛。
桌上的马蹄表指向凌晨一点,香港那边,神户丸号己经靠岸,河平扬一带着“艳电”稿本上岸,汪镇海说不定正在某个秘密据点,准备向全国发出那封臭名昭著的电报。
宋之仁让波姐联系总部:“告诉戴老板,‘艳电’内容我己掌握,马上发给山城。让他准备好,一旦汪镇海发电,立刻发表声明,开除其党籍,全国通缉。另外,告诉锄奸队,暂时不要轻举妄动,等汪镇海露头,再一击必中。”
窗外,第一缕晨光刺破黑暗,霞飞路的路灯次第亮起,照在湿漉漉的路面上,反射出微弱的光。宋之仁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睛里布满血丝,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本章补充历史细节:“艳电”即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发出的“致中央常务委员会国防最高会议电”,公开响应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近卫声明”,主张“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实质是放弃抗日、投靠日本。该声明发表后,全国舆论哗然,蒋介石集团随即召开会议,宣布开除汪精卫党籍并通缉。“艳电”的发表标志着国民党内亲日派的公开分裂,虽对抗战初期的民心士气造成一定冲击,但也促使全国人民进一步认清汉奸面目,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后续反汉奸斗争提供了明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