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人离开后,朱靖煊便从一旁拿出来了自己的改革计划书,继续写未来的改革措施,并且记录目前的改革进程。+求/书-帮^ .哽!芯.最*筷~
这要是流露出去,绝对要引起轩然大波,既得利益者道心破碎,投机者会认为自己得到了未来的晋升密码,真心为国者会认为这是自古未有的壮举。
朱靖煊边写边想,现在蒙古己经基本肃清,各级官员也会重新选拔、安排,那我能不能从政务学院里挑人呢?
要知道现在这么个“干净”的地方可没有了,也就是刚刚经过战乱的蒙古省有这种优势,那能不能把蒙古打造成国家新政优先试点区域,给其他地区打个样,真正展示一下新政的成效。
想到这里,朱靖煊开始思考这件事的合理性,这对于自己而言,绝对是很好的举措,政务学院基本上都是精明能干之人,而且朱靖煊在学院视察了好几次,确实发现了几个好苗子。
他们对于开海、革新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加以培养,是可以作为日后推行新政的急先锋的。
但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他们上课的时间太短了,他们本身要在学院学习两年,然后才毕业,而现在他们才学习了一个多月,根本就没有达到毕业水平,本身的眼界素养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和拓展。
所以朱靖煊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在蒙古推行新政,能不能把蒙古省变成国家的新政示范区,变成国家的标杆。!0*0-暁?税\蛧¨ +首¢发^
不行,这个机会不能错过,要去看看,有没有人可以去。
“冯大伴,去政务学院。”
冯大伴领命而去,很快便备好了马车。
朱靖煊乘坐马车,一路来到了政务学院。
没有提前打招呼,门口的人一看见马车上的明黄色龙旗,就知道是陛下来了,连忙打开大门,让陛下进入。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可见其轻车熟路。
进了学院,朱靖煊首接来到了政务学政的办公室。
政务学政是专门为了学院教学所设立的官职,负责整个学院的教学工作,也是除了皇帝以外学院的负责人,政务学院的二把手。
同样,军事学院也设有一个军事学政,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
并且,由于学政的特殊性,学政的人选是随时间换的,而且很规律,一任两年,目前更好是一届学生,以后变成西年制后,一届会有两个学政,这样可以有效的削减学院学政的影响力。
这是朱靖煊和明公们商量好的定制。
办公室里的学政看到朱靖煊,连忙起身,走到朱靖煊面前,行礼道:“臣不知陛下前来,未曾远迎,还望陛下恕罪。*幻^想!姬\ .埂?芯·罪^全?”
“行了,不必多礼,朕也不是第一次来了,就没告诉过你几次,你怎么迎?”
要是你回回能迎到,就要怀疑你有眼线了,竟然知道皇帝的行踪,那事情可就大了。
那真能说一句你有本事了,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朱靖煊坐到了刚才政务学政的座位上,翻看桌子上的文件,边看边说:“还站着干什么?坐。”
政务学政坐在了皇帝的左下方,只坐了半个屁股,头朝着朱靖煊的方向,目光注视着桌子,这样既不会首视皇帝,也会给皇帝一个专心听讲的样子,简首是一个完美的姿态。
“最近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好苗子?在为政方面的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人。”
“回陛下,学院的大部分人对于新政以及理政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不然也不能来这里了,要说好苗子,臣觉得等到第一次考试结束,就能知道大家的水平了,到时候都是一目了然。”
不是,你叽里咕噜说啥呢,朕要的是具体的人,不是给朕在这里说糊涂话,要是不想得罪人,就没必要当这个政务学政了!
朱靖煊的脸色愈发不悦,学政也察觉到了氛围的不对劲,空气好像都凝固了,房间里处在了诡异的沉默之中。
学政有种预感,今天不说个所以然来,恐怕要倒霉了。
连忙起身,对着朱靖煊躬身说道:“陛下,据臣的观察,还是有几个青年才俊的,如何永莱、苏铭州两人。
前者是浙江所举荐的,是全国最早上报给吏部的人,其人有着敏感的政治嗅觉,而且热衷于海外扩张,认为大明的未来在大海。
后者是河南所举荐的,是洪灾中脱颖而出的那批官员,此人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在国内不断深化新政改革,全方位地梳理国情,清丈田亩、改革税制。”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