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批完奏折,伸了个懒腰拉了拉筋骨。
“奴才在,请皇上吩咐。”
“换装。”
“啊?!”
“啊什么啊,快去!”胤禛忍不住踹了他屁股一脚。
“哦哦,嗻....”
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刚走到门口,胤禛便听见了稚儿的朗朗读书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嗯,弘历可知是何意?”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高的境界。 知道志向所在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更能掌握一切发展的定律了,额娘,孩儿说的对不对?”弘历一字一句解释道。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额娘的弘历说得极好。”宜修笑着摸了摸弘历脑袋,望着如今与曾经的弘晖一模一样的面容,宜修的心更软了几分。
“你们母子倒是快活,累的我一天天的连轴转。”
弘历闻声回头,见来人是很久没见的阿玛,三步并两步的跑上去扑在胤禛怀里。
“阿玛!阿玛抱抱!”
“都西岁了还要阿玛抱,羞羞。”嘴里这么说着,胤禛还是把他抱了起来。
“又重了些,看来有好好吃饭。”
“嗯,孩儿每顿都用了两碗饭哦。”小小的弘历骄傲的竖起两根指头炫耀起来。
“阿玛都一个月没来看弘历了。”小小的弘历很委屈,因为自他有记忆起,阿玛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不是拿着新奇的小玩意就是拿着好吃的糕点,这一次是真的很久没瞧见阿玛了。
“阿玛事忙,所以晚来了几日,去,找苏培盛去,他那儿藏了很多阿玛给你带的好玩意儿。”胤禛小声的对着弘历耳边嘀咕。
“真的?!谢谢阿玛!”弘历挣扎着下了地,朝外面跑去。
“苏公公,我来啦!”
站在门外的苏培盛听见小主子熟悉的喊声,不自觉的抖了一抖。
“尘埃落定了?”宜修望着他笑道。
“嗯,今日忙里偷闲,来瞧瞧你们,顺便....接你们回家。”胤禛小心翼翼的观察宜修的脸色。
“回家?如今我还有家可回吗?皇上是要许我回淳亲王府荣养?”宜修依旧笑着看向胤禛。
“宜修....你明白我的意思,如今曙儿是淳亲王,更是朕的养子,尊贵异常,朕答应你的事,都会一一做到,决不食言。”胤禛认真道。
“那皇上如今,要给我什么位份呢?”宜修敛了笑容。
“你想要什么位份?”胤禛道。
“皇后不错。”宜修笑道。
“福晋无大错,不能废而为妾,朕登基之初,便是勉强立你为后,也会惹朝野非议,对你对朕,都是不好的。”
“所以,你做不到。”宜修转过身侧躺在榻上,自顾自拿起矮桌上的一颗葡萄捏了起来。
“对不住,宜修,只此事,我不能应准你。”
“那我便不入宫了,圆明园也挺好,我们母子住的很舒服。”宜修伸了个懒腰道。
“宜修....我不能让你和孩子永远不见天日,我要你们光明正大的站在我的身边,我不想再藏着掖着了,你能不能,为了弘历考虑,退而求其次?除了皇后之位,其他的我都可以答应你,只要你能允我入宫,我什么都答应你。”
“年世兰是什么位份?”宜修放下葡萄,突然发问。
“年世兰?”胤禛皱眉思索片刻。
“还未定下,但她母家有从龙之功,至少会给她个妃位。”胤禛实话道。
“圣祖有言,皇后尚在不立皇贵妃,那便只有贵妃了。我脾气不好,受不了气,若是她年世兰敢给我气受,就得委屈你了,皇上。”宜修递过去另一颗葡萄。
“行!只要你和弘历愿意入宫,贵妃之位罢了,无妨,朕再加半幅皇后仪仗,迎你们母子。”胤禛吞下葡萄,认真道。
“那我们母子住哪儿?”宜修又问道。
“你想住哪儿都行,你做主。”大事己定,其余的都是小节,胤禛并不在意。
“那便....承乾宫吧,地界儿宽敞,住着也舒服。”宜修看向胤禛。
“都依你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