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的汤罐子,面上有些讪讪,老子和儿子抢吃食,说起来真是不好听,便辩解道“这便是爱妃的不是了,为何连弘时这臭小子都有的喝,朕却没有,下次还要爱妃受累,往养心殿匀一盅吧。”
“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皇上这也要抢?”宜修白了胤禛一眼。
“弘时这小子朕算是明白了,只长个子不长脑子,喝不喝的无所谓,朕日理万机的,都瘦成什么样了,得补补。”胤禛委屈巴巴道。
“没事,没了鸭子汤还有别的,皇上马上就能补到流鼻血了。”宜修笑道。
“什么别的?”胤禛不解。
“珍珠海米煨鹌鹑,鲨鱼皮鸡汁羹、鲍鱼烩珍珠、鱼肚煨火腿....什么珍馐美味翊坤宫没有,包准皇上补的肚圆。”宜修道。
“哦?这你都知道?”胤禛笑着喝了一口红枣茶。
“年羹尧文武双全,仅用一年就平定了青海战事,震惊朝野,翊坤宫这几日赏奴才的金叶子都要飘到承乾宫来了,皇上且等着吧,不出两日,华妃就会去养心殿请皇上去翊坤宫大补。”宜修笑道。
“是啊,年羹尧立了大功,朕心甚慰啊。”胤禛若有所思的看向翊坤宫的方向。
宜修默默看着胤禛的表情,知道这个男人又憋着坏呢,只笑不言语。
“宜修,你说,年羹尧与朕可堪惺惺相惜的君臣之谊吗?”胤禛突然问道。
“臣妾不知,只是年羹尧曾说永不负君,想来是真心的....只不过....”宜修夹了一口酥烙。
“只不过什么?”胤禛反问道。
“臣妾不说,臣妾与华妃不睦,说不得。”宜修往热气腾腾的锅子里夹了一块鲜菇。
“你与谁都不睦,怎么说都行,说吧,朕就当听笑话。”胤禛往椅背上一靠,看向宜修。
“当时不负君是真心,往后功高盖主视皇权如无物也是真心,真心易变,亦难求,有些人注定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宜修放下筷子。
“所以....朕更要好好赏他了,才对得起他的不负之言。”胤禛喃喃道。
“那就看华妃的胃口有多大吧,皇上是否能喂得饱她。”宜修冷笑道。
“是啊,且看看吧....”胤禛笑道。
果然第二日,华妃身边的颂芝来养心殿请皇上移驾翊坤宫用膳。
胤禛到时,翊坤宫的小厨房己将珍馐百味布齐,看着满桌都是自己爱吃的菜,胤禛了然的坐了下来。
“虽然开春了,天气总是忽冷忽热的,哥哥从青海给臣妾带了一坛百年佳酿,臣妾一个时辰前就温着了,臣妾陪皇上喝两杯暖暖身子。”华妃笑语嫣然,给胤禛倒了一杯酒,暖过的酒香气西溢,不一会儿整个殿中都弥漫着醉人的气息。
胤禛笑道“如此,朕便与世兰喝上几杯。”
“谢皇上赏脸。”华妃笑得开心极了。
“嗯,这酒不错啊....与宫中佳酿相较也不遑多让。”胤禛由衷赞赏道。
“哥哥说了,最好的总是要先给皇上尝了才算,佳酿难得,哥哥自己都没舍得喝呢。”华妃娇嗔道。
“你哥哥,很好。”胤禛饮尽杯中酒。
“哥哥此番仅用一年平定青海战事,皇上要如何赏他呀?”华妃趁着胤禛高兴,讨起赏来。
“你哥哥之前在先帝手上因平定西藏和郭罗克之乱的军功,己经先后受封三等公和二等公。此次既又立了这不世之功,朕便破格恩赏,就晋升你哥哥为一等公吧,此外,再赏给一子爵,由其子年斌承袭,年遐龄教子有方,便也晋封为一等公,外加太傅衔,如此可好?”胤禛大手一挥,年家鸡犬升天。
“臣妾谢皇上隆恩,皇上....”看着华妃因激动泛红的眼眶,胤禛笑了。
“起来用膳吧,今日不醉不归。”
“是。”华妃媚笑,起身给胤禛倒酒,却没见胤禛眉间一闪而过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