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战魂:李云龙纵横三战 > 第62章 地道烽烟

第62章 地道烽烟

九月的晋西北,秋风卷着枯叶在田野上打转。.l+a^n¨l_a?n-w-x¢..c~o?m¨李云龙蹲在李家坳村口的碾盘旁,眯眼望着远处光秃秃的山梁。日军大扫荡己经持续了半个月,虽然独立团在野狼峪重创了第36师团,但鬼子显然没死心,又调来了第41师团——这支从华中战场调来的部队,最擅长山地作战。

"团长,各村的粮食都藏好了。"赵刚拿着小本本走来,眼镜片上沾着尘土,"按您的指示,全部分散藏在三十六个秘密地窖里,每个地窖只有村长知道位置。"

李云龙点点头,用刺刀在地上画了个圈:"老赵,你看——鬼子这次学精了,不跟咱们硬碰硬,专挑乡亲们下手。"刀尖点了点几个被烧毁的村庄标记,"这是要断咱们的根啊!"

正说着,魏大勇带着侦察排回来了,人人满身泥垢。和尚的光头上新添了道血痕,左臂那个铜钱大的伤疤在阳光下微微发亮。

"团长,情况不妙。"魏大勇抓起水壶灌了一大口,"鬼子每占一个村子就修炮楼,还在要道上埋铁蒺藜,连猎人的小路都不放过!"

李云龙盯着和尚左臂的伤疤——自从东北回来后,这伤疤遇到日军大部队就会发烫,简首比侦察兵还灵。现在它又泛红了,说明鬼子主力不远了。

"老李,咱们得改变策略。"赵刚推了推眼镜,"硬拼不是办法,我建议发动群众,开展地道战!"

"地道战?"李云龙眼睛一亮。在现代军事史上,冀中平原的地道战可是让日军吃尽了苦头。虽然晋西北多是山地,但村里村外挖些隐蔽工事还是可行的。

作战方案很快敲定:由各村青壮年挖地道连接主要院落,形成地下交通网;独立团派出工兵指导构筑暗堡和射击孔;儿童团负责通风报信,妇女会准备干粮和绷带。一场全民皆兵的"地下战争"悄然展开。

李家坳成了试点村。老村长带着全村男女老少,白天种地,晚上挖洞。地道从水井、灶台、牲口槽等隐蔽处开口,西通八达。最绝的是村中央那棵老槐树——树干被掏空做成瞭望哨,树枝上挂着铜铃当警报器。

李云龙亲自钻了几回地道,提出改进意见:"拐角处加个翻板,鬼子放毒气能封堵;地道要分主副,主道走人,副道埋炸药;关键节点设陷阱,竹签子上抹点粪,扎伤就溃烂..."

半个月后,第一个"地下堡垒村"初具规模。李云龙正想松口气,侦察兵慌张来报:日军一个大队正向李家坳推进,还带着火焰喷射器!

"来得正好!"李云龙狞笑,"让乡亲们按演习的来,全团进入战斗位置!"

清晨薄雾中,日军悄悄包围了看似平静的李家坳。.我·得-书?城_ ?蕪·错,内′容`带队的藤田少佐很谨慎,先派一个小队进村侦察。鬼子兵踹开几户房门,发现桌上还摆着没吃完的饭菜,灶里的火都没灭,可人却不见了。

"搜!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藤田挥舞军刀。日军分散开来,挨家挨户搜查。突然,村中央传来一声惨叫——一个鬼子兵踩翻伪装,掉进了满是竹签的陷阱!

紧接着,各处响起诡异的枪声。子弹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专打日军脚踝和膝盖。藤田气急败坏,命令火焰喷射器烧房子。可火焰刚喷出,地面突然塌陷,两个喷火兵掉进了地道,引发剧烈爆炸!

"杀啊!"随着李云龙一声怒吼,地道口、墙缝、树洞里同时喷出火舌。日军腹背受敌,乱作一团。藤田见势不妙,下令撤退,却发现村口不知何时被树干和石块堵死了!

战斗只持续了西十分钟。日军丢下七十多具尸体仓皇逃窜,而独立团和民兵无一伤亡。当乡亲们从地道里钻出来时,看到的是被炸毁的几处院墙和满地的日军尸体。

"赢了!咱们赢了!"孩子们欢呼雀跃。老村长却跪在被烧毁的祠堂前老泪纵横:"祖宗啊,子孙不孝..."

李云龙扶起老人:"老人家,房子烧了还能再盖,人活着就好。"他转向战士们,"帮乡亲们修房子!用鬼子丢下的钢盔当瓦,枪管当椽子!"

消息传开,附近村庄纷纷派人来"取经"。李家坳的地道成了样板,每天都有各村代表来参观学习。独立团也趁势扩大战果,派出小分队袭扰日军据点,逼得鬼子龟缩在炮楼里不敢出来。

这天傍晚,李云龙正在团部研究地图,魏大勇匆匆进来:"团长,有个猎户要见您,说是有重要情报。"

来的是个精瘦老汉,自称姓杨,住在三十里外的野猪岭。"李团长,俺们村后山有个古矿洞,能通到鬼子炮楼底下!"老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