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地说,"早年挖铜矿留下的,村里就俺几个老人知道。"
李云龙和赵刚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个大胆的计划——挖地道炸炮楼!
说干就干。当晚,李云龙亲自带工兵连去勘察。那矿洞果然隐蔽,入口被灌木遮得严严实实,里面西通八达,最远的一条支洞距离日军炮楼不到百米!
"老杨头,立大功了!"李云龙拍着老汉的肩膀,"等打下炮楼,赏你三杆三八大盖!"
地道工程立即展开。+飕¢飕_小¨税,惘* \已\发*布*罪.新^璋¢劫·矿工出身的战士们轮班挖掘,用木框加固洞壁,静悄悄地朝着炮楼地基推进。为了迷惑日军,李云龙还派小股部队天天在炮楼外放冷枪,让鬼子习惯这种骚扰。
五天后,地道挖到了炮楼正下方。工兵们小心翼翼地掏空地基,塞进去二十个炸药包。引爆时间定在午夜——那时多数鬼子在睡觉,只有几个哨兵值班。
那晚月黑风高。李云龙带着特战队埋伏在炮楼外五百米处,看着怀表指针慢慢走向十二点。
"轰——!"一声闷响从地底传来,接着是惊天动地的爆炸!整个炮楼像被巨人托起又摔下,瞬间土崩瓦解。砖石瓦砾中,隐约可见日军残肢断臂。
"冲啊!"李云龙一跃而起。特战队如猛虎下山,迅速控制了废墟。侥幸没死的几个鬼子刚从瓦砾堆里爬出来,就被冰冷的枪口顶住了脑门。
清点战果时,张大彪乐得合不拢嘴:"团长,缴获了两挺重机枪、西门迫击炮,还有整箱的弹药和罐头!"
"别光顾着高兴。"李云龙踢了踢脚边的日军电台,"鬼子肯定己经呼叫增援了,赶紧搬运物资,十分钟后撤离!"
果然,队伍刚撤出一里地,身后就传来装甲车的引擎声。但这次李云龙早有准备——路上埋了反坦克地雷,第一辆装甲车刚拐过山脚就被炸断了履带,堵住了整条山路。
地道战首战告捷,极大鼓舞了军民士气。接下来半个月,独立团如法炮制,又端掉了三座炮楼。日军被迫收缩防线,把兵力集中在几个大型据点,野外巡逻都改成装甲车护送。
这天,李云龙正在训练场教战士们使用缴获的迫击炮,赵刚匆匆赶来:"老李,总部急电!日军从太原调来了专门的'地道探测队',据说能用仪器找到地下空洞!"
"他娘的,小鬼子花样真多!"李云龙啐了一口,"传令下去,所有地道加厚隔音层,埋设假空洞迷惑鬼子,再挖几条诱饵地道,里面装满铁钉和辣椒粉!"
应对措施刚布置完,前线就传来消息——杨村的地道被日军发现了!探测队在村里来回扫描,标记出十几个疑似洞口,日军正调集工兵准备爆破。
"不能让他们得逞!"李云龙立即集结队伍,"一营跟我去救援,二营三营在外围策应!"
部队急行军赶到杨村时,日军己经开始往地道里灌烟。浓烟从各个隐蔽出口冒出,呛得里面的乡亲们咳嗽不止。
"张大彪,带人解决那个探测队!段鹏,狙击手占领制高点!"李云龙迅速部署,"魏大勇,跟我去救人!"
战斗瞬间打响。张大彪的突击队如尖刀般插入日军阵型,专打那些背着奇怪仪器的工兵。段鹏的狙击手则挨个点名日军军官,打得指挥系统瘫痪。
李云龙和魏大勇冒着弹雨冲到村中央,掀开伪装的石板,救出了被困的三十多名乡亲。最后一个出来的孩子己经昏迷,魏大勇二话不说,扯开衣襟把孩子贴在自己胸口——那铜钱大的伤疤竟微微发热,孩子的呼吸渐渐平稳了!
"团长...这孩子..."魏大勇自己也说不清怎么回事。
"先撤!"李云龙没多问,掩护众人向村外转移。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搞懵了,等反应过来时,独立团己经带着乡亲们消失在群山之中。
回到临时驻地,李云龙立即召开总结会。杨村的地道虽然保住了,但暴露了致命弱点——日军的探测技术确实厉害。
"老李,我有个想法。"赵刚推了推眼镜,"既然鬼子能探测地道,咱们何不将计就计?"
两人凑在一起嘀咕半天,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在日军必经之路上挖条"诱饵地道",里面埋设炸药和毒烟罐,等探测队上钩!
选址很关键。李云龙亲自勘察,最终定在了黑石岭下的官道——这里地势狭窄,日军行军必须排成长队,而且土质松软易于挖掘。
工程连夜展开。五百多名战士和民兵轮番上阵,三天就挖出了一条两百多米长的地道。地道内设置了三道"机关":前段是触发式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