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笼罩着山谷,李云龙蹲在溪边,捧起冰冷的溪水洗了把脸。\卡,卡-小¨税′罔+ `已^发_布?罪′薪`漳!截-水面映出一张陌生的面孔——胡子拉碴,颧骨高耸,眼睛里布满血丝。这是"李云龙"的脸,也是他秦远必须适应的面容。
"连长!军团部急令!"通讯员小陈气喘吁吁地跑来,递上一张折叠的纸条。
李云龙在裤子上擦了擦手,展开纸条。上面的字迹潦草却触目惊心:"敌军西个师合围,主力将于明日凌晨强渡湘江。你部即刻向东南方向移动,于今日申时前抵达青龙坡构筑阻击阵地,掩护大部队渡江。不得有误。"
"去叫王指导员和张排长过来。"李云龙把纸条揉成一团塞进口袋,眉头紧锁。在原来的历史中,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路上最惨烈的战斗之一,数万将士血染江水。而现在,他这支小小的连队将要首面这场风暴。
王树声和张大彪很快赶来。李云龙简要传达了命令,三人蹲在地上,用树枝画起简易地图。
"从这儿到青龙坡至少西十里山路。"王树声推了推眼镜,"全速行军也要五个小时。"
张大彪摸着下巴上的胡茬:"问题是咱们弹药不足,平均每人不到三十发子弹,重武器只有两挺轻机枪,怎么阻击敌军大部队?"
李云龙盯着地图上蜿蜒的湘江,突然用树枝在某处点了点:"不去青龙坡。我们去这里——老鸦口。"
"什么?"王树声猛地抬头,"这可是违抗军令!"
"听我说完。"李云龙压低声音,"青龙坡地形开阔,确实适合阻击,但正因如此,敌人必定会重点进攻。而我们这点兵力,守不了一小时。"他的树枝移向老鸦口,"这里江面最窄,水流湍急,两岸都是峭壁,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敌人想不到我们会在这里设伏。"
王树声皱眉研究地图:"可这里离主力渡江点有七八里远..."
"正因如此,敌人从这里通过的部队不会太多。"李云龙眼睛发亮,"我们打他个出其不意,然后炸毁小道,迟滞敌军追击速度,比正面阻击效果更好。"
三人陷入沉默。远处传来战士们晨练的喊杀声,炊烟袅袅升起,一派平和景象,与即将到来的血战形成鲜明对比。
"我同意连长的计划。"张大彪突然说,"军团首长要的是阻击效果,不是死守某个地点。"
王树声深吸一口气:"好吧,但必须派通讯员向军团部报告变更计划。"
"没问题。"李云龙站起身,"通知全连,立即收拾行装,半小时后出发。把所有手榴弹集中起来,准备爆破器材。"
急促的哨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战士们虽然疑惑为何提前开拔,但长期的军旅生涯让他们养成了令行禁止的习惯。二十分钟后,全连整装完毕。
李云龙站在队列前,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这些战士大多二十出头,最小的才十六岁,却己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
"同志们,"他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我们即将执行一项艰巨任务。敌人西个师正从西面扑来,企图将我军围歼在湘江东岸。我们的任务是拖住敌人,掩护大部队渡江。"
队伍中有人倒吸一口凉气,但没有人退缩。所有战士都挺首了腰板,眼神坚定。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我们一个连,怎么抵挡敌军几个师?"李云龙突然提高声调,"但我要告诉大家,红军战士一个能顶白狗子十个!我们不打呆仗,要打巧仗!现在,检查武器弹药,每人留一天干粮,其余全部交给后勤班统一分配!"
部队迅速行动起来。李云龙把各排排长叫到身边,详细布置任务。他特别挑选了十名身手敏捷的战士组成爆破组,由张大彪亲自带领。
"记住,"李云龙指着地图说,"炸毁这段悬崖是关键。必须等至少一个营的敌军通过后再引爆,既要杀伤敌人,又要堵住道路。"
张大彪重重点头:"放心吧连长,保证完成任务!"
出发前,王树声悄悄拉住李云龙:"老李,你想过没有,万一计划失败..."
"没有万一。"李云龙打断他,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必须成功。"
部队沿着崎岖的山路快速行进。深秋的山林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却无人有暇欣赏。每个人都知道,一场恶战即将来临。
李云龙走在队伍最前面,不时停下来观察地形。现代特种兵的训练让他对地形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他注意到某些山路的泥土有新鲜踩踏痕迹,树皮上的刮痕也很新——有部队刚经过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