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看到官场和商界的斗争,知道必须设法加以巩固集团势力,才能够发展壮大。
透过钱庄的运作,把许多官员的关系搞好。要打通宫里李莲英的路子,还要动脑筋,想办法缓和李鸿章这一边的紧张关系。
他知道左宗棠生性孤傲,容易得罪人。完全靠他,恐怕靠不住。因此极力拉拢各方势力,以增强自己集团的力量。
但是,丁日昌这一股势力,始终采取敌对的态度,使得雪岩不得不特别小心。而对左宗棠这一方面,则加强联系,坦白表明愿意和左大人共赴危难的决心,以争取左大人的信心。重点提示:搞政商关系最怕卷入卡位之争。
胡雪岩和左宗棠愈走愈近,就被迫和李鸿章愈走愈远。雪岩再擅长抓心,也抓不住李鸿章的心。搞政商关系,最怕的便是受到派系之争的连累。得了这一派的助力,却惹起另一派的打压。但是,有人就有派系,迟早要卡位,谁能够逃避这种争斗,谁又能够躲开这种旋涡呢?雪岩再聪明、机灵,也不得不帮着左宗棠对付李鸿章的挑战。李鸿章再欣赏胡雪岩,为了打击左宗棠,也不得不使出杀手锏将胡雪岩整垮。
胡雪岩呢?政商关系密切,事业规模宏大。许多事情,已经身不由己。就算绞尽脑汁,叫人到租界俱乐部把李鸿章宴请恭亲王的餐费也一并支付了,还是得不到李鸿章的谅解,反倒是增加了丁日昌的恼恨。因为雪岩的举动,使他更显得笨拙。在李鸿章面前,更加抬不起头来。李鸿章愈提胡雪岩的事,丁日昌就愈恨胡雪岩。
宮有清有不清,商有奸有不奸。官与官斗,商与商争。官场卡位之争,常常卡住清与不清,连带把奸或不奸都一并卷进去,令人防不胜防!
胡雪岩害怕李鸿章拿他开刀,赶紧叫人送东西,向李莲英求救。
李莲英得到好处,便百般刁难,不让李鸿章晋见西太后。李鸿章很不喜欢李莲英,也不想送红包。可是李莲英再三暗示,为了能够晋见西太后,不得不送上文银两千两。李莲英这才和缓起来,为他打开门路。
西太后装着不知道李莲英在捉弄李鸿章,心想整整他也好,谁叫他老是说什么新法,弄得太后头痛。直接问李鸿章:“是为了两江总督开缺来的吧!”看在六王爷的份上,答应了。李鸿章替六王爷多说了几句好话,惹得太后不高兴,下逐客令,李鸿章赶快退朝。原本想趁机说一些左宗棠的坏话,也不敢讲。把带来的宣德炉放在地上,提都不敢提,就退了下去。
西太后问是什么东西?李莲英说是稀世珍品宣德炉。太后觉得好笑,宣德炉什么时候也变成稀世珍品?她看都不看,叫李莲英扔到地沟里去。
李莲英连声说是,把宣德炉私自收藏起来。趁着太后休息的时候,叫小太监去通报消息,告诉雪岩有关李鸿章升官的讯息。
雪岩赏了一个元宝给小太监,小太监说依他的身份,不敢领这个赏钱。雪岩也替他立一个账户,存了起来。
李鸿章向六王爷拜谢,并埋怨左宗棠掌握两江财政。六王爷说谁让你没有一个阜康钱庄?李鸿章叹气说:“钱庄好办,人才难寻哪!”
左宗棠在福州主持船厂事宜,看着现有的一些规模,心里感到骄傲与欣慰。
雪岩前来福州,一走进船厂,王德榜就大叫:财神爷来了。雪岩报告说李鸿章派唐廷枢在上海开办招商局,而且他们的江南制造局也在黄浦江边造船。左大人毫不在意,反而说大家比一比,看谁造的船好。
雪岩担心李鸿章派人到船政大臣沈葆桢那里,打听马尾造船厂的底细。左大人觉得雪岩想得太多,不必如此杞人忧天。
左大人霸气地说:“我左宗棠来时两袖清风,去时一贫如洗,我就不信邪能压正。”
我们想想看,西太后为什么欣赏李莲英?当然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之一,就是李莲英常常提供一些情报,必要时点西太后一下,所以很得西太后的赏识。我们看到李莲英没事的时候,他一定打瞌睡。你跟大人物在一起,他精力旺盛,他不睡觉的时候,一会儿叫你这样,一会儿叫你那样。他睡觉之前,又交代你去做这个,做那个,然后他去睡觉了。你想想看,他醒着的时候你很忙,他睡着了你又赶事情,最后一定死得很快。李莲英深深懂得这种道理,没事打瞌睡,所以一有声音,他马上就说,奴才在这儿。一听到是小太监,脸色马上扳过来,你吓了我一跳,这都很正常。小太监给他信的时候,他往桌上一丢,表示你给我信,我就要看,你胡雪岩算什么?后来看到礼物,他就看在礼物的份上,看看你的信。我们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