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顶级人物成功大智慧-胡雪岩卷 > 第25章

第25章

道胡雪岩如今的处境,以前他们唯恐胡雪岩卖生丝,现在则扬言他们不买胡雪岩的生丝,即便买也必须依他们的价格,洋人出价是以令胡雪岩在这笔生丝上本钱赔光,摆明了落井下石。

当时,各省协饷都汇到上海,供两江总督衙门所用。这些钱都先汇到上海道衙门,再由上海衙门交给两江总督衙门。而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则代理总督衙门公库。所以邵小椿应该将各省协饷,汇入阜康。邵小椿却刻意扣下应该解交阜康的协饷。阜康钱庄的大伙宓本常也搞鬼,挪用钱庄资金另作生意,结果发生亏空(无法归垫。

阜康钱庄上海分号里外被坑,外面资金该进未进,里面资金不应出而出。两头掏空,库存空虚,北洋派此时在外面放风声说,阜康资金不足,阜康钱庄信用大受打击,惨遭挤兑,只好停止营业。仟庄到了停止营业的地步,信用就整个破产。上海阜康被挤兑关门的消息,马上传遍各地,各地阜康钱庄都遭到挤兑。

影响所及,胡雪岩名下其他事业也都到周转问题,资金全面吃紧。局面走到这一步,只有怔府能救他。可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出于众,人必非之”,胡雪岩树大招风,一则早遭人忌;二则朝廷中李鸿章等北洋系大员又倾力推波助澜,说胡雪岩涉嫌欺诈,三则各地主顾纷纷上书,状告胡雪岩;四则左宗棠虽极力保胡雪岩,然而左宗棠平时目空一切,得罪的人太多,朝中大臣不买他的帐。于是,朝廷下旨查封胡雪岩家产,并除去胡雪岩的二品官衔及顶戴。不可一世的胡氏王朝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事后看来,如果左宗棠与李鸿章和平共处,或者左宗棠压倒李鸿章,不论是战是和,总之不被李鸿章压倒,胡雪岩就不会垮台。

晚清,特殊的社会环境使得商业不得不依赖于政治。政治上的斗争往往使得商业发展历经波折,如果不依靠官场,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而靠得太近,却又成为官场斗争中的牺牲品。

成功语录:

多事这秋,冒险待强

做生意自然要冒风险。因为做生意要寻找商机,然而机遇与风险是相伴而行的,无论什么生意都带有几分风险。经商要树立风险意识,这是由商业京营的本质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做生意就是一种用钱去赚钱的生意。而事实上,一笔投资下去是不是能真正赚到钱,要受经济形势,市场状况乃至政治形势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而并不是预先就呢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往往必须到最后才能见分晓。从这里看,做生意类似炒股。升值越高的股可能跌得越厉害。利润越大,风险越高,因此,有人把投资当作赌场上的下注,称为“押一宝”,就是此理。

不过,这里也确实存在该不该去“押一宝”的正确判断的问题。敢于承担风险决不是不计后果,也决不是明知死路仍然要“一条道走到黑”的胡拼乱撞。

首先,这里有一个值不值得冒险的问题。这个好判断,用胡雪岩的话说就是:“人生在世。不为利,就为名。做生意也是一样,冒险值不值得,就看你两样当中能不能占一样。”也就是要么有利可图,比如胡雪岩从太平军逃亡兵将那里融资的举措;要么是有名可得,比如为左宗棠筹粮、筹饷,支持左宗棠平西北之乱,这自然含有冒险过后名利双收的意思。但是,从具体行事看,常常确实难以名利双收,两全其美的事太少,所以,或名或利,也常常要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起码不做一险冒过,名利皆失的事。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商业运作中的冒险一定要明白可不可以冒险,决不是毫无保证的铤而走险,所谓刀头上舔血,应该是最终能舔到血而不伤自己的舌头,假若舔血之时割破舌头让自己也出了血,甚至割掉了舌头,这种血,无论他有多大的诱惑力,也不能舔。一个生意人,在决定承担风险前,应当考虑那些经过周密策划安排之后以免可能出现的人力无法左右,同时也可能使计划受阻乃至前功尽弃的环节。因此,尽人事,而听天命,把所要承担的风险尽可能降低是科学可行的。

关于具体的风险“担保”,自然是因事、因时、因势而定,但总的说来,风险承担者在考虑寻求“担保”时,有两大原则是可注意的。

其一,所冒的风险必须是那种即使失败也不会伤及根本如生命、信用、信誉等的风险。不伤及根本,虽败不倒,还有东山再起的资本,否则,必将一败涂地,永无翻盘的希望。

其二,要预先谋划

好一旦事败后的退路,凡事都要留有退路。退路谋划好了,一是可以壮胆,不会在风险面前畏尾;二是一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