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不可能认同它们的。确保经常性地对此进行沟通。而且要
让每一个人知道公司是忠实于它们的。
(4)不断更新价值观。通用电气每隔几年就要对价值观进行
修订,以反映公司的学习模式中最新的思想。将价值观视为公司
的“宪法”。当环境变化使之有必要修改时,增加修正案是可以接
受的。
(5)通用的“驱动燃油”。韦尔奇将通用电气的成功归因于通
用电气的价值观。他将行为和价值观称为通用电气的持续增长模
式的“驱动燃油”。
韦尔奇语录
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
莫过于对付那些虽然能按时完成任务,却对
你的价值观不以为然的人。但如果你不采取行动,
你就是言行不一,只动口不动手。
企业文化是理念的载体
韦尔奇把企业文化化视为驱动生产力增加的软体因素,作为90年代商家制胜的最终动力和关键,可见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通用电气奇迹的诞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缘于韦尔奇在公司
塑造的崭新的企业文化,他的非凡领导才能不仅体现在对“硬件”
的管理上,更多地体现在“软件”上,当然,每一个新上任的公司总
裁都是新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曾任第二届公司总裁的科芬建立了层级分明的纵向组织结
构,打破了前任总裁的组织管理体制。第三届总裁威尔逊打破了
科芬建立起来的劳资关系和企业伦理,韦尔奇打破了琼斯建立的
阶层制度。他实施的一系列变革,使通用的市场价值从1981年的
120亿美元猛增至1998年的3000亿美元。
可以说,在他掌门通用电气20年的时间里,韦尔奇一直在探
索着、营造着、改革着独树一帜的GE文化。20世纪80年代末90
年代初,经过10年的改革和调整,韦尔奇已经完成他的“硬件革
命”,他上台之初所提出的战略目标也已经基本上实现。因此,韦
尔奇便把主要注意力转向如何长期巩固和强化通用电气公司的发
展的长期因素方面,他找到了文化因素这个答案。
韦尔奇知道,因循80年代的硬件方式想要在90年代获胜,是
不行的。他说:
“想要获胜,我们必须寻找使生产力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人们不会对日本或其他亚洲国家的生产力增长极限提出疑
问?他们认为,这些国家生产力会持续增长的原因是增长的动力
来自文化因素——不是我们熟悉的裁员、合并或其他因素。
“文化因素,这才是维持生产力增长的最终动力,也是没有极
限的动力来源。
“这也就是我们要在90年代制胜所必须把握的关键——驱动
生产力增加的软体因素——文化。
“彻底改变一些文化因素的意思,就是要超越我们过去所用的
激励措施及一大堆教科书、参考书或工作手册所谈的内容,也要超
越一些能把企业起死回生的个人英雄。我们要由渐进的方式,转
移至极端的方式,转移至一项彻底改变的革命——这场革命触及
每一个企业员工每天的活动,以此来增进我们的生产力。”
韦尔奇把企业文化视为驱动生产力增加的软体因素,作为90
年代商家制胜的最终动力和关键,可见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
那么GE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那就是单纯,精简,速度。
为了让每一位通用员工都搭上这艘文化巨轮,通用舵主韦尔
奇开始了一项新的行动——再造克劳顿维尔。
坐落在纽约市北郊哈德逊河畔克劳顿维尔的管理发展中心的
原名是管理培训学院,它是为了传播GE文化而建立的一个著名
机构,被《财富》杂志誉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大学”。
在美国大企业中,通用电气公司是第一家开办这种机构的企
业。这个中心占地面积30英亩。“通用”在20世纪50年代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