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 > 第21章 千家诗5

第21章 千家诗5

七夕

杨朴

未会牵牛①意若何,须邀织女②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③,不道人间巧已多④。

【注释】

①牵牛:星名,在银河之西,俗呼牛郎,一名河鼓,又

名黄姑。大概以牵牛三星象牛头角、嘴之形,名之曰牵牛。

织女四星象梭形,因名之曰织女。

②织女:在银河东,传说为天帝之女,又叫她天孙,

会纺织,韩愈诗\"天孙为织云锦裳\"。传说天孙同牛郎结

婚,婚后被罚分居银河两岸,只许每年七月七日由乌鹊给他

们架桥,使他们相会一次。

③乞巧:因织女会纺织,古代女子便于七夕焚香陈瓜

果,祝贺她夫妇聚会,又向她乞求智慧,民间有穿七孔针之

戏。乞与,赐给的意思。

④巧已多:这个巧字同上巧字顺联而来,是指\"机

巧\"、奸诈,是贬义词了。

【解说】

杨朴,字契元,自号东野逸民。宋代新郑人。

七夕,咏者不乏其人,七夕的传说也较多。记载这个神

话故事的有《淮南子》、《博物志》、《晋书·天文志》、

《荆楚岁时纪》等书,后来又有《缃素杂纪》、《学林新

编》、《苕溪渔隐丛话》等书的考释辩证。按:七夕故事最

初人们认为天河与海相通,海上每年八月有槎来,一人随槎

去,见一妇人织,一丈夫牵牛饮水,问此为何处,曰,至蜀

问严君平可知。后指名随槎去的人为张骞(杜甫:“汉使虚

随八月槎\"即指此),并增加张骞取织女榰(支)机石问严

君平事,并有牛郎织女结婚时天帝借钱三十万,后因债务使他

们分居的传说;有织女婚后懒于妇工受罚分居的传说(今

人则改为不许私到人间)。结果的处罚是分居两地,只准每

年七月七日由乌鹊搭桥使之相会。这本是优美的神话,是不

能也用不着去做科学解释的。至于\"乞巧\"一事则见于周处

《风土记》(据《渔隐》卷十一改写,于该集卷七所引《艺

苑雌黄》诸说未录)。

此诗特色\"从乞巧立论\",以\"设问见意\"。

首句陡然而起:不知(兼有不管怎样的意思)牵牛的意

见怎样?我们\"须邀\"(是一定要邀请)织女弄金梭的。第

二句用反接法补叙。因为七夕是他们夫妇一年一度唯一团聚

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请织女来弄金梭,未免会引起牛郎的

不满,但牛郎究竟满意不满意呢?以不定的语气来说,并以

下句的\"须\"字,补足上句\"未知\"一词兼含的\"不管怎

样\"的意思。为什么须邀织女弄金梭呢?织女的巧就巧在这

里,暗伏下面乞巧二字,否则下文乞巧二字就与前二句断线。

后二句又翻进一层:不说织女牺牲自己一年一度的团聚

来乞与人间的巧,也不说织女怎样把巧乞与人间,都反过来

抱怨织女:您每年都把巧给予人间,难道您还不知人间的奸巧

虚伪,尔诈我虞已经充满了吗?使人于忍俊不禁之中见其愤

世嫉俗的深刻讽刺。《渔隐》载同题绝句一首,抄录于下以

资比较。

乞巧筵前玉露秋,一钩凉月挂西楼。

人间百巧方无奈,寄语天孙好罢休。

立秋①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②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③

【注释】

①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②乳鸦:小乌鸦。玉屏:象玉一样色泽的屏风。空:形容

冷清寂静的气氛。这两句说,刚才还啼叫的小乌鸦飞走之后,那玉白

色的屏风显得更冷清了;枕边的新风好象扇子扇过来的阵阵凉风一

样。③秋声:秋风吹树发出的萧瑟声。觅:寻找。这两句说,

睡醒时,满耳是萧瑟的声音,起来一看,却又不知秋声在何处,只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