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的台阶上,已经铺满了梧桐的落叶。
【解说】
刘翰,字武子,宋代长沙人。
这是写初秋景色的诗。诗中通过\"乳鸦啼散\"、
“月色空寂\"、\"秋凉如风\"、\"秋声萧瑟\"、\"满阶梧叶\"等方面来
描绘初秋悲凉、寂静的景象。全诗虽在渲染秋天的冷清气氛方
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是仍然没有摆脱文人悲秋的传统习气。
七夕
杜牧
银烛①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②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①银烛:比喻月光。
②天街:指天河、天空。传说天上有官阙街市,郭沫
若早期待有《天上的街市》。
【解说】
照在画屏上的一钩新月,逐渐暗(冷)下去了,月色西
沉了,这时点点流萤更加清晰,于是一位少妇用细致的罗纹
小扇去捕捉它,这是人间景色;仰视天空则夜凉如水,明亮
清碧,这是天上的景色。这位少妇卧在床上看牵牛织女星
哩!
这是杜牧的一首名作,是历来诗评者认为\"含蓄\"的典
范作品。《渔隐》和《玉屑》都有\"句含蓄\",\"意含蓄\",
“句意俱含蓄\"的说法。”勋业频看镜,行**倚楼\"(杜
甫),此句含蓄;\"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
颜下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怨》),为句意
俱含蓄。
对于这首诗含蓄的意境,过去的评论家是不肯直率讲
的,因为评诗也要讲\"含蓄\"吧。我们试来剖析一下:首句
月暗画屏,乃写一富贵人家庭院,冷落而清静;一位年轻的
妇人,独处深闺,无可遣闷,静中思动,于是以轻罗做的小
扇去捕捉萤火虫为戏。但扑流萤亦不能解此孤独之苦,夜愈
深,境愈静,无聊孤寂之感愈甚。乃转而视天空,以引出
“七夕\"的联想,新月既隐,天空碧蓝蓝的,暗暗的,象水一
样,也是静静的。夜深了,独立多时,手挼裙带独徘徊,虽
不欲睡,但还是去睡吧;睡又怎样,孤衾独枕也难成眠,转
思今夕为七夕之夕,乃看牵牛织女,只此末一句着题。四句
话:情景两两交叉,层层深入,对七夕的牵牛织女星而\"卧
看\"之,亦含蓄之至又明显之至,但又谁能说清楚这位少妇对
着牵牛织女想些什么呢?这就明明勾画出一位贵族少妇从黄
昏到深夜孤单寂寞有所思念的情态。思妇何所思?思妇何所
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虽不明写,读者自明,而且联想万
千,韵味无穷!此日\"意含蓄\"。故能流传千载,咸称绝
唱!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①银汉无声转玉盘。②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③
【注释】
①溢(yì益):原是充满和流出来的意思,这里作
“浸透\"解。这句说,黄昏时的薄云随着夜的来临隐没了,大地到处
浸透着寒意。②银汉:银河。玉盘:月亮。因为月亮象白玉
制的圆盘一样,所以叫玉盘。这句说,碧天上的银河寂然无声。升到
高空的月亮,放射着皎洁的光辉。③这两句说,今年中秋能看到这
样美好的月色,一生中是很少有的,谁知道明年又在什么地方能看到
呢?
【解说】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十年中秋,当
时苏轼在徐州。诗中通过记述中秋赏月来抒发诗人自己屡遭
贬谪的感慨。前两句极写中秋月色的美好,后两句写作者的
感伤。这个感伤寄寓着诗人对于人事多变、后事难测的隐
忧。全诗寓情于景,读后令人感到深切。
江楼有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①,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②似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