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以表示自己虽然离开武
陵,但不会忘记太守知遇的恩情。诗人这种善于用贴切的比
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写法,可供我们借鉴。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①去,无人送酒②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
①登高:注已见七律。
②送酒:陶渊明爱饮,家贫,重阳无酒,空坐菊花丛
中,当时的太守王弘知道后,叫人穿上白衣服给陶送酒
来。
【解说】
诗上联写九日,下联写思故园。重九登高为重阳韵事,
诗人却开头就著一\"强\"字,登山而勉强,可见其心情之抑
郁不欢,而且不是\"强登山\"而是\"强欲登山\",连想登山
也是勉强的,则心情之极端苦闷可知。此句藏问于述,下句
因解作答。其所以对登山这么无兴趣,是因为没有酒,也不
会有王弘那样送酒的人。这句故意把真实原因轻轻掩盖,使
文情曲折,似乎下二句只是一般说说而已。其实诗人忧心忡
忡,没情没绪,正在这里。可怜故园的菊花寂寞地开放在战
场边上,谁来欣赏?指当时长安战乱未息,父母兄弟,亲戚
故旧,在这战乱年头是生是死、是安是危,是株守故园还是
流落他乡?均不得而知。”每逢佳节倍思亲\",况在行军途
中,家中的人恐怕对我也是\"其存其殁\"不得而闻,只是
“涓涓心目,寤寐见之\"。则战场之菊虽开而谁赏?虽开亦
何能荣!这样理解,诗人固然有此心,但仍被诗人瞒过。诗
人的要旨实际上在表面看来无关紧要的第二句。
作者是唐代\"边塞诗人\"之一。边塞诗大都写得有气
魄,诗人也都愿到边塞去立一番功业,能反映盛唐的国力。
也有反对战争的作品,如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但非战的
意识笼统。也有歌颂边塞军人效忠王室并揭露封建王朝不管
战士死活的,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
人帐下犹歌舞\"。这是说战士尽管在前方用生命来捍卫祖
国,但享受安宁歌舞之乐的却不是战士。岑参此诗,\"无人
送酒来\"之句,意即有谁来管我们出征军人的辛苦?我们出
征军人为国家出生入死尚且无人送酒,那么生活在战乱中的
军人家属还有谁来管呢?这第二句是诗意重点所在,也是承
上启下扣紧题目上下两事的关联句。这是此诗立意布局特点
之一。此外前三句句句有重阳典事而不觉其用。除第_句
外,句句是比喻却不觉其是比喻,是\"使事\"的妙手。又题
目\"行军\"二字,似乎没有照顾到,丢失题面文字,这在古
人的诗篇中是少见的。岑参不会留下这个缺口,却巧妙以
“遥怜\"\"战场\"等词空中传神,结构绵密。二十个字的正
文照顾九个字的题目,又要突出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实堪玩
味。
婕妤怨①
皇甫冉
花枝出建章,②凤管发昭阳。③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④
【注释】
①婕妤:一作倢仔,宫妃名,此处指班婕妤。
②花枝:形容宫妃打扮得象花一样艳丽。建章:汉朝的宫
殿名。这句说,鲜花一样的妃子姗姗地离开了建章宫。凤管:箫,
吹奏时如凤鸣一样,故叫凤管。这里泛指乐器的伴奏声。昭阳:
宫名。汉成帝时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住的宫殿。姐妹二人同时受宠
于汉成帝。这句说,凤箫声从昭阳宫不断传出来。④承思者:指
得到君王恩宠的宫妃。蛾:蛾眉(亦作娥眉)的简称,指女子长
而细的眉,古人认为女子眉长是美的。几许长:有多少长。这两句说,请问得到君王笼爱的人,你的双眉有多长呢?
【解说】
皇甫冉,唐代安定(今属陕西省)人。天宝进士,官至右补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