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其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古诗十九首(其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①。弹筝奋逸响②,新声妙入
神。令德唱高言③,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
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④,先据
要路津⑤?无为守穷贱,申感轲长苦辛⑥。
【注释】①具陈:全部说完。②逸响:形容悠扬飘逸的筝声。③令德:美德。
④策高足:快马加鞭。高足,快马。⑤要路津:重要的路口。此指关键的官
位。⑥轗轲:同坎坷。道路不平貌,比喻不得志。
六十三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此元人马东篱①《天净沙》小令也。寥寥数语,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②。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注释】①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曲名家。②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
【译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是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小令。虽然只有寥寥
数语,却深得唐人绝句美妙境界。整个元代的词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好事近
梦中作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
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
千百.飞云当面舞龙
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
阴下,了不知南北。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
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
透。见有人来,袜金
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六十四
【原文】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①,
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
《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
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
此中消息。
【注释】①白朴:字太素,号兰谷。初名恒,字仁甫,元曲名家。代表剧作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等,另有词集《天籁集》。
【译文】
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沉雄悲壮,是元杂剧中最
优秀的作品之一。然而他所作的《天籁词》却粗浅到极点,连当辛弃
疾的奴仆都不合格。岂不是独创的易于工致,而因袭的难以巧妙?
也许是擅长这种文体不擅长那种文体?读者看到欧阳修和秦观的诗
远不如词,也正透露出此中消息。
人间词话删稿
一
【原文】
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
冥冥归去无人管。”
【译文】
姜夔词,我所最欣赏的也仅仅有两句,这就是:“淮南皓月冷
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二
【原文】
双声、叠韵之论,盛于六朝,唐人犹多用之。至宋以后,则
渐不讲,并不知二者为何物。乾嘉间,吾乡周松霭①先生著《杜诗
双声叠韵谱括略》,正千余年之误,可谓有功文苑者矣。其言曰:
“两字同母谓之双声,两字同韵谓之叠韵。”余按:用今日各国文
法通用之语表之,则两字同一子音者谓之双声。如《南史·羊元
保传》之\"官家恨狭,更广八分\",官、家、更、广四字,皆从k
得声。《洛阳伽蓝记》之\"狞奴慢骂\",狞、奴二字,皆从n得声。
慢、骂二字,皆从m得声也。两字同一母音者,谓之叠韵。如梁
武帝②之\"后牖有朽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