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
易好也。”
【译文】
古诗说:“谁能
思不歌?谁能饥不
食?”诗词是遭遇不平
而发出的呼喊。所以,
“欢欣愉快的文辞难
以工致,穷困愁苦的
言语易于精巧\"。
九
【原文】
社会上
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译文】
社会上的陈规陋习,扼杀了许多善人。文学上的陈规陋习,
扼杀了许多天才。
十
【原文】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译文】
前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的区别。他们不知道所有景语实
际上都是情语。
十一
【原文】
词家多以景寓情。其专作情语而绝妙者,如牛峤①之\"须作一
生拚,尽君今日欢\",顾夐②之\"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欧阳修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美成之\"许多
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此等词,求之古今词中,曾不多见。
【注释】①牛峤:字松卿,一字延峰,五代前蜀词人。有《牛给事词》。②顾
夐:五代后蜀词人。有《顾太尉》词。
【译文】
词人多采用以景寓情的写法。那种专门作情语而又绝妙无
比的句子,比如牛峤的\"甘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顾夐的\"换我心为
你心,始知相忆深。”欧阳修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周邦彦的\"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这种词从古到今并不多
见。我的《人间词乙稿》在这方面颇有开拓之功。
十二
【原文】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①。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
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注释】①语见屈原《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
要眇兮宜修。”
十三
【原文】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
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十四
【原文】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
曲,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
为我用。
【译文】
“秋风吹渭水,落日(叶)满长安\"。周邦彦把这种境界写进词
里。白朴把这种境界写进曲里。这是借用古人的境界作为我自己
的境界。然而,如果不是自己有境界,古人的境也不能为我所借用。
十五
【原文】
长调自以周、柳、苏、辛为最工。美成《浪淘沙慢》二词,
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若屯田①之《八声甘州》,东坡之《水
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注释】①柳永:字耆卿,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词人。有《乐章集》。
【译文】
长调自然是以周邦彦、柳永、苏轼和辛弃疾的作品最工致。周
邦彦的两首《浪淘沙慢》,精壮顿挫,已开北曲之先声。至于柳永的
《八声甘州》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寄子由),则是兴会神到的作
品,格调高绝千古,不能看作寻常的作品。
十六
【原文】
稼轩《贺新郎》词\"别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
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
【译文】
辛弃疾的《贺新郎》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而且句句有境
界,这是能品之中近乎神品的作品。然而,他并不是有意这样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