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 > 第53章 诗品2

第53章 诗品2

料,跟着他们的爱好,讨论不同意见。像淄

水和渑水一起泛滥,不好辨别,紫色改变了朱色,不分正

色,喧哗的议论争着起来,标准难定。近时彭城刘士章,高

明的鉴赏家,恨它的混乱,要作当代的诗品,嘴里说出品

评,他的著作没有完成,有感于此,加以著作。从前班固论

人,分为九等,刘歆评论学者,分为《七略》,按照名称来考

较实际,确实多有不恰当的。至于诗的技巧,明显可知,按

类来推求,大概同评论赌博下棋的胜负。

【原文】

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①,体沈郁之幽思②,文丽

日月③,赏究天人④。昔在贵游⑤,已为称首⑥。况八纮

既奄,风靡云蒸⑦,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⑧。圃以瞰

汉、魏而不顾,吞晋、宋于胸中⑨。谅非农歌辕议,敢

致流别⑩。嵘之今录,庶周旋于闾里,均之于谈笑耳。

【注释】

①方今皇帝两句:从\"方今皇帝\"至\"吞晋,宋于胸中\",系钟嵘对本

朝****之语,颇溢美焉。方今:犹言当今。皇帝。指梁武帝萧衍。

资:天资、天赋,作动词用,天赋予。生知之上才:《论语·季氏篇》:“孔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

学,民斯为下矣!\"生知,即生而知之者。上才:第一等天才。

②体沉郁之幽思;体:体察。沉郁:深沉郁积,指文思而言。幽思:

幽深的文思。

③文丽日月;《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丽:附丽、

依附。

④赏究天人:赏;欣赏、鉴赏。究:穷究。天人:天人之理,自然和

社会之理。

⑤昔在贵游;《周礼·地官师氏》:“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郑玄注:“王

公之子弟游无官司者。”南北朝时含义已有不同,贵游一词,义近贵族文

学。《梁书·武帝纪》:“齐竟陵王开西邸,招文学,帝与沈约、谢朓、王

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号称八友。”达按:台湾学者王梦鸥著《古

典文学论》一书,中有《贵游文学与六朝文体的演变》,专文论及贵游文学

云:“\'贵游\'一词,早见于《周礼·地官师氏》之文,郑玄注释贵游子弟

为王公子弟之无官司者。其本来的涵义是指贵族少年;他们生活优裕而多

闲暇,但未必皆与文学结缘。从前青木正儿先生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使

用\'贵游文学\'一词,以指宋玉以下一系列宫廷文士与侯门清客的文学,

其涵义较可涵盖此一事实,而大意尤切近于班固在《两都赋·序》所指称

的\'言语侍从之臣。\'这些臣僚,虽不尽是出身于贵族,但以言语的技艺伺

候当时对文学有兴趣的贵人,上自天子,下及侯王,则是他们共同的职业

性。因此,贵游文学家可包括天子侯王以及言语之侍臣,而稍别于一般的

士大夫。倘从其职业性考察,其来历可远溯至上古的祝巫卜史,唯其分化

而独立的时代,当在春秋之后,战国之世。”

⑥已为称首:谓梁武帝为当时贵族文学之首领。

⑦八纮(hónɡ宏)既奄两句:八纮:八方。《淮南子·原道》注:“八

綋,天之八维也。”既:已经。奄(yǎn俨):原意为覆盖,引申为天下统

一.风靡云蒸:亦作风靡云集。《后汉书·冯异传》:“方今英俊云集,百姓

风靡。”以风之所从,云之蒸腾喻人材涌现,以佐君王。

⑧抱玉者联肩两句:曹植《与杨德祖书》云:“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球,

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抱玉、握珠,均指才华出众的文人。联肩、踵武,

皆谓人材辈出。

⑨固以瞰(kàn看)汉魏而不顾两句;固:已然。瞰:俯视。不顾:不

屑一顾。吞:包含。两句谓:方今文坛之盛况,远非汉、魏、晋、宋之所

能比。皆溢美之辞也。

⑩谅非农歌辕议两句:言当今文章之盛,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