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楚辞、千家诗、人间词话、诗品 > 第54章 诗品3

第54章 诗品3

李陵来。发出悲凉的文词,文辞清秀

而体质瘦弱。在曹植、刘桢中间别树一种风格,比曹植不

足,比曹丕有余。

晋步兵阮籍

【原文】

其源出于《小雅》①。无雕虫之功②。而《咏怀》

之作③,可以陶性灵,发幽思④。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

荒之表⑤。洋洋乎会于风雅⑥,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

大⑦,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⑧。颜延年

注解,怯言其志⑨。

【注释】

①其源出于《小雅》: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谓阮嗣宗《咏怀

诗》\"其源本诸《离骚》。”刘熙载《艺慨·诗慨》云:“阮步兵出于庄。”其说

不一。陈延杰《涛品注》曰:“大概阮诗源于小雅,而又以楚辞、庄、列化

之,故自成家也。”

②无雕虫之功。没有在字句上精雕细刻的工巧。雕虫:汉扬雄《法言·

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睢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

为也。\'\"达按:雕虫、篆刻本为秦人书法八体中之二体,用以喻辞赋之纤巧

难工。后世借以指作辞赋时的雕章琢句,仅为小技末道,故曰\"壮夫不为\"。

③《咏怀》之作。阮籍有《咏怀》诗八十二首。宋严羽《沧浪诗话·诗

评十二》曰:“黄初之后,唯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④陶性灵,发幽思:陶冶性情,启发深微情思。

⑤言在耳目之内两句:此即语近情遥之谓,或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耳

目之内,言其近。八荒之表,指其远。八荒。八方荒远之地。表:外。

⑥洋洋乎会于风雅:气势之宏大,大有《国风》和《大雅》、《小雅》之风致。

洋洋乎:《庄子·天地》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会:合。

⑦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使读者忘却自己的渺小鄙俗,胸襟自然开

阔远大。鄙近:指胸襟狭窄,目光短浅。正与远大相反。致:达到。

⑧厥旨渊放,归趣难求:指阮籍《咏怀》诗含义深远高放,主题难以捉

摸。清刘熙载《艺概·诗概》云:“阮嗣宗《咏怀》,其旨固为渊远,其属辞之

妙,去来无端,不可踪迹。”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阮步兵集题辞》

云:“《咏怀》诸篇,文隐指远,定哀之间多微词,盖指此也。”清何焯《义门

读书记》卷四十六云:“《咏怀》之作,其归在于魏、晋易代之事。而其词旨

亦复难以直寻。”上述诸家之说,其义一也。厥:其;指阮诗。渊放:深远放

达。归趣:宗旨、主题。

⑨颜延年注解,怯言其志: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卷二十三选录

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下题\"颜延年、沈约等注\"。其《题解》云:“五言。

颜延年曰:说者阮籍,在晋文代,常虑祸患,故发此咏耳。”又《咏怀》第一

首末,注云:“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

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故粗明大意,略其幽志也。

颜云\"粗明大意,略其幽志\",即钟嵘所谓\"颜延年注解,怯言其志。清何焯

《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按:籍岂徒虑患也哉?延年逊词以谢逆劭,宜其

不足知此。”可见颜延年\"怯言其志\",亦自有其苦衷。怯:胆小、害怕。志,思

想。达按:阮籍身处魏晋易代之际,常恐祸及己身,故文多讥刺而语常隐

晦。颜延年遭遇与阮籍有类似处,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颜光禄集

题辞》云:“玩世如阮籍,善对如乐广,其得功名耆寿,或非无故也。”所谓

“怯言其志\"者,亦同病相怜者也。

【译文】

阮籍的诗的渊源从《小雅》来。没有雕章琢句的功夫。

《咏怀》诗的创作,可以陶冶性灵,阐发深远的思想。讲的

是在于听到看到的范围内,情思寄托在八方荒远的地方以

外。内容丰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