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征士陶潜
【原文】
其源出于应璩①,又协左思风力②。文体省净,殆无
长语③。笃意真古④,词兴婉惬⑤。每观其文,想其人
德⑥。世叹其质直⑦。至如\"欢言醉春酒⑧,\"\"日暮天无
云⑨。”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耶⑩!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也。
【注释】
①其源出于应璩:应璩诗用《论语》语,如\"下流不可处\",\"是谓仁
智居\"。陶渊明诗亦用《论语》语,如\"旧谷犹储今\",\"屡空常晏如\",\"忧
道不忧贫\"\"曲肱岂伤冲\"等句。则其源一也。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不
同意此说,其卷下云:“梁钟嵘作《诗品》,皆云某人诗出于某人……然论陶
渊明乃以为出于应璩,此语不知其所据。应璩诗不多见,惟《文选》载其
《百一诗》一篇,所谓\'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者,与陶诗了不相
类。五臣注引《文章录》云:\'曹爽用事,多违法度,璩作此诗,以刺在位,
意若百分有补于一者。\'渊明正以脱略世故,超然物外为意,顾区区在位者
何足累其心哉?且此老何尝有意欲以诗自名,而追取一人而模放之,此乃
当时文士与世进取竞进而争长者所为,何期此老之浅,盖嵘之陋也。”明许
学夷《诗源辩体》卷六第五条,亦持此说。达按:以上两说,各自有理,
读者宜自明之。
③又协左思风力: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六第五条云:“钟嵘谓:“渊
明诗,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叶少蕴尝辩之矣。愚按:太冲诗浑
朴,与靖节略相类。又,太冲常用鱼、虞二韵,靖节亦常用之,其声气又
相类。”协:本协助、合作之意,引申为融汇、渗入。
③文体省净,殆无长(zhànɡ丈)语:文风简洁,无冗繁之语。《诗源
辩体》卷六第十四条云:“靖节诗不为冗语,惟意尽便了。”省净:繁芜之
反。殆:几乎,差不多。长语:多余的话。
④笃意真古:笃意:诚挚之意。出自内心之意真诚而纯一,谓之笃
意。真古:真诚而古朴。《诗源辩体》卷六第十七条谓:“靖节去古渐远,直
是直写己怀。”
⑤河兴婉惬(qiè切):诗的意兴美好而恰当。
⑥每观其文,想其人德;和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余
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此仿太史公沿也。人德:其人之德行。德:人
品,为人之道德。
⑦世叹其质直:《诗源辩体》卷六第十二条曰:“靖节诗直写己怀,自然
成文,中唯\'饥来驱我去\',\'相知何必旧\',\'天道幽且远\'二三篇,语近
质野耳。”质直:质朴无文而直露。
⑧\"欢言醉春酒\":陶潜《读山海经》诗中句。今本\"醉\"作\"酌\"。
⑨\"日暮天无云\":陶潜《拟古》诗中句。
⑩岂直为田家语耶:难道只是乡里鄙语吗?直:只是。田家语:农村
中的粗言俗语。
【译文】
陶潜的诗的渊源从应璩出来,又协合左思的风格骨力。
诗的风格简省洁净,几乎没有多余的话。用意笃实,真诚
古朴,文辞起兴婉转惬当。每次看他的作品,想他的人格
德行。世人赞美他的质朴正直。至于像\"欢言酌春酒\",
“日暮天无云\",风格清新华靡,岂待作乡下人的话呀!是
古今隐居诗人的宗祖。
宋光禄大夫颜延之
【原文】
其源出于陆机①。尚巧似②。体裁绮密③,情喻渊
深④。动无虚散⑤,一句一字,皆致意焉⑥。又喜用古
事⑦,弥见拘束⑧,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⑨。雅才
减若人,则蹈于困踬矣⑩。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
颜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
【注释】
①其源出于陆机: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