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庄子 > 第7章 应帝王

第7章 应帝王

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

一饮,不蕲[蕲:求)畜乎樊中。神虽王[王:通“旺”旺盛],不善也。

译文:

公文轩看见右师后,惊讶地说:“这是什么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的还是被人砍掉的呢?”右师说:“天生的,不是被人砍断的。人的外观完全是上天所赋予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沼泽边的野鸡宁可走十步啄一口食物,走出一百步喝一口水,也不希望被圈养在笼子里。虽然圈养在笼子里吃喝不发愁,即使精力旺盛,但并不自在。

--

老聃死,秦失(秦失(yi,四声):又作“秦佚”,虚拟人物]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帝:天,万物的主宰。县:同“悬”。“帝之县解”犹言“自然解脱”。在庄子看来,忧乐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时而处顺”,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缚,犹如解脱了倒悬之苦]。”

译文:

老子死了,秦失赶去吊唁,哭了几声便离开了。老子的弟子问他,说:“你难道不是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我是老子的朋友。”弟子们又问:“像你这样吊唁朋友,行吗?”秦失说:“行。以前我认为你们都是得道之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刚才我吊唁,发现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这样是违反常理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承接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行为为背离天理。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生安其时,顺从自然变化,哀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人们称为自然的悬解。”

--

指[指:通“脂”,脂膏]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

燃烧的油脂作为薪火燃尽了,火种却能传续下去,永不熄灭。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