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二
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三则军旅之
臣,取其断决有谋,强干习事;四则藩屏之臣,取其明
练风俗,清白爱民;五则使命之臣,取其识变从宜,不
辱君命③;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④,开略有术。
此则皆勤学守行者所能辨也。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
与六涂哉⑤?但当皆晓指趣⑥,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⑦古今,若指诸掌,及有
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
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
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
也。
晋朝南渡⑧,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⑨有才干者,
擢为令仆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其
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
行捶楚,所以处于清高,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
主书监帅,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
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
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⑩爱小人而疏士大夫,
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
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
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
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
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歕\陆梁,莫
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其风俗
至此。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
存。耕种之,茠钅且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
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
南朝士,因晋中兴,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
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
未尝目观起一土发土钅且,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
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
办,皆优闲之过也。
[注释\\]
①左琴右书:古人往往琴书并言,认为士大夫的风雅之
事。“左”、“右”用来修饰同一类行为。
②治体:指国家的体制、法度。
③不辱君命:不使君命受到折辱,也就是完成使命之意。
④程功:衡量功绩,计算完成工程的进度。
⑤涂:通“途”;六途,指上述的“六事”。
⑥指趣:即“旨趣”。
⑦品藻:评议,鉴定等级。
⑧晋朝南渡:指建武元年(317)西晋灭亡,司马睿南渡并
在建康建立东晋一事。
⑨冠带:士族、缙绅的代称,以其戴冠束带故称。
⑩梁武帝父子:梁武帝萧衍共有八子。此处仅指梁武帝
和后来居位的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
宣城王:指南朝梁简文帝嫡长子萧大器,武帝中大通三
年受封宣城郡王。简文帝即位后,为太子。后死于侯景之乱,
谥哀太子。
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高仅约三尺,骑上它能在果树
下行走,故有此称。南朝时供富贵人平时乘坐。
放达:率性而为,不为世俗礼法所拘束。
陆梁:跳跃,强横不驯。
稼穑:指农事。
本:指农业,与下文“末业”相对。
土发:指耕地时一耦所翻起的土。
不了:不晓事。此指不明为官之道。
(本章完)